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地球第一高峰,简称珠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北坡在西藏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珠峰全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29度,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因此这里也是人类最想征服最想挑战的地方。1953年的5月29日,来自新西兰的34岁英国登山队员艾德蒙希拉里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一起沿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
世界上第一支登顶珠峰的队伍:埃德蒙希拉里与丹增诺盖。
在上世纪60年代,中尼对珠穆朗玛峰归属有争议,尼泊尔主张珠穆朗玛峰属于他们,称中国人都没有登上过珠穆朗玛峰,怎么能以其为界呢?而且当时原本苏联答应援助中国登山队,但由于苏联考虑到印度的感受而放弃支援,我们中国人撸起袖子决定自己干,最终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分别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今天就是要带大家看一看这段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王富春、屈银华、刘连满、贡布
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成立,贺龙在北京任登山总指挥,驻绒布寺大本营前线总指挥是韩复东,全队共有队员214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机关干部以及科技工作者,其中女队员11名,藏族队员占三分之一,全队平均年龄24岁,其中登山队员约60人。1960年3月19日,登山队主力抵达绒布寺大本营,3月25日至5月4日进行了登山适应性行军,并完成路线侦察以及部分物资的搬运任务,经气象组作出预报,5月17日至25日为好天气,也是当年春季珠峰最后一个适宜登山的好天气过程。第一、二线登山队员于5月17日上午9时30分从大本营出发,当晚抵达三号营地。
5月18日,第一、第二线登山队员全部抵达海拔7010米的北坳顶四号营地。5月19日,登山队员抵达7400米的五号营地。在7500米的地方,这里被称为大风口。5月21日,登山队员抵达7600米的六号营地。5月22日,登山队员调整后共27人运输250公斤物资抵达8100米的七号营地。5月23日下午14时,许竞、王富洲、刘连满、贡布四名突击主峰一线队员至8500米,建好登顶突击营地。随后屈银华率领郭宗岳、群贝坚赞、多加等10名二线运输队员把物资运送至8500米的八号营地。当日,许竞、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贡布五人在8500米过夜,其中前四人是登顶突击队员,屈银华原本负责拍摄突击营地至“第二台阶”的电影,但由于这时仅剩的8筒氧气仅够4人使用,因此决定拍电影的任务由王富洲兼任,屈银华不再继续攀登留守突击营地。
5月23日,珠峰大本营气象组预报,南支西风槽将于5月26日起影响珠峰地区降水,因此登顶必须于5月25日下撤到安全高度。5月23日晚22时,第三营地发出信号弹,表明24日为好天气,原定最后300多米高差的突击登顶,用9小时完成。5月24日上午9点半,四名登顶队员用尼龙绳串联结组出发,由于副队长许竞数日以来一直担任侦察开路任务,体力透支,只能安排屈银华替换许竞的登顶任务,由王富洲替补为登顶突击队队长,而许竞在突击营地留守。
1960年,登上珠峰的三位中国登山队员。
5月24日中午12时,登顶突击队抵达珠峰8680米处,相对高度约30米的“第二台阶”,其中有一段4米高的垂直峭壁,4名队员轮番尝试也无法通过,最后刘连满提出用搭人梯的方法,由屈银华脱掉高山靴与鸭绒袜,站在刘连满的肩头,王富洲、贡布在两边扶住刘连满站稳,屈银华在峭壁上打入冰锥,穿上保险绳,最终花费了五个小时于下午17时才登上“第二台阶”,屈银华的双脚也因此被冻伤,十个脚趾被切除,刘连满也因此耗尽体力走一步摔一跤,连眼睛也无法睁开,就叫三名队友继续攀登,自己留在这里。海拔8000米以上是死亡地带,如果长时间坐在这里,就意味着死亡,留下一瓶氧气与几块水果糖,王富洲三人挥泪告别刘连满,连夜向顶峰前进,行进至8800米高度,氧气瓶耗尽,他们当时只有一个信念:继续前进,绝不后退。
被攀登者带上珠峰的五星红旗和毛泽东半身像。
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登上峰顶,他们在上面停留了15分钟,他们在峰顶留下了毛主席的半身石膏像、国旗与字条。
1960年,攀登者在珠峰8700米拍摄的照片。
5月25日中午,登顶的3人下撤与刘连满会合。5月30日13时30分,所有登山队员下撤至珠峰大本营。在当时攀登珠峰的意义相当于“两弹一星”,这关系到世界第三极的属权之争,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力。这次登顶让中国在以后的谈判中占据了主动权。从此,珠峰北面属于中国!这种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