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垭古长城遗址,位于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的交界处,为东周时所筑,距今已有2700年历史,是东周与古庸国边界的军事防御工事,春秋战国末期,是楚国为抵御秦国的侵犯而修筑的防御设施。楚长城为中国内陆最古老长城之一,200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核心遗址位于竹溪蒋家堰镇关垭子两山夹峙、一线中通的一处险关隘口,呈船形横跨在关口,首尾顺两边山势上翘,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150米,四周城墙是0.5米厚的石灰和黄土混合筑砌,''船舱''正中建有关楼(毁于解放战争战火),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要之势。
关垭周围有擂鼓台(军事指挥至高点)、道观、古墓、古堡寨等遗址,与古长城构成庞大的文物群落。关垭古长城今为鄂陕边界,古为秦楚国界。由于其地势显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攻防得失屡屡互换,早上还是秦军埋锅做饭的地方,晚上就变成了楚军炊烟缭绕之地。这就是''朝秦暮楚''的由来。在战火纷飞、风云突变的年代,''朝秦暮楚''还是当地民众为保护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生存智慧:当秦军打来的时候,就换上秦人的服饰与旗帜,楚军打来就赶忙穿上楚人的衣衫。
长城以河南鲁阳关为中心,东止于河南泌阳县,西抵重庆奉节县,形成沿楚地境呈东北走向,经豫、陕、渝边境,绵延两千余公里。关垭子古长城,为秦之南,楚之西北险隘,乃金房古道要塞,两山对峙,一道中通,瓮城森严,依山夯土而筑,峡关壁垒,就势天险威居,设有城墙、城楼、箭垛,屯兵驻防,易守难攻。城东侧山顶有峰火台,可远眺数十里,千百年间,此关兵戈不息,明代复修城堡。1936年,修汉白公路,越垭而城残。
遗址,依山就势,或石砌或土夯,时断时续,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集山、寨、堡、城于一身的综合体。楚长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对研究楚长城起源,古庸国历史,秦楚文化,古代军事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