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华
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灯会又要开始了,从正月初一到十六,坐落于潍城区的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每天都有灯会表演。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元宵灯会。解放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潍县城每年春节后都要举行盛大的元宵灯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关后门街的舞龙灯,而踩高跷要属东关清卫会的高跷队。
从东关后门街西头往东去200米左右,有一条向南去很短的街道叫后湾过道,也叫湾巷子,南去30米就是下洼子的两个大湾叫后湾,西湾北岸是东关清卫会驻地,而东湾北岸的空场则是平时清卫会晾晒大粪和高跷队在春节前后练习高跷表演的地方。
元宵灯会
每年春节后的正月初五就开始有各种灯会表演。东关的灯会表演队一般都是在傍晚五时左右,在叶挺街与李家街的路口处东关公社驻地门前集合,此时叶挺街两旁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只留下中间通道由表演队通过。灯会表演队已经排列整齐,集结完毕,准备出发,最前面是锣鼓队、腰鼓队、秧歌队,后面紧跟着划旱船的、骑毛驴的、鱼鳖虾蟹、八仙过海、唐僧师徒四人、福禄寿喜财神等,后面压轴的是东关清卫会的高跷队和后门街的龙灯。一声令下,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队伍开始由东向西往城里徐徐行进,各个队伍边行走边表演。一路要经过若飞桥到城里大十字口往北在老潍县衙门前表演,然后集中到胜利街与和平路口,老百货大楼门前的大广场处进行表演,等全部表演结束已是晚上11点,东关的各个队伍表演完毕后陆续经过保安桥,通过奎文门返回家去。
踩高跷
灯会队伍在行进中,路两边的商铺,会用鞭炮拦截自己喜欢的表演队伍,在自家门前表演,并备好点心和茶水,如表演精彩卖力还会有赏金。商家都希望高跷队和舞龙灯在自家门前驻足表演,图新的一年有个好兆头。(1956年前的商铺多数还是私人经营,1956年至1961年改为公私合营,后为集体经营。)这时就听高跷队的领队高声吆喝:“xx商铺老板有赏。”就是说有点心茶水可以享用,随队锣鼓空前激烈起来,高跷队伍停止前进,打好场子,开始表演。就见众多高跷队员脚踩着一米多高的木跷,身穿各种五彩戏衣,扮相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也有八仙过海中的各路神仙等,手持各种器物,排成两排往前行走,不时互相左右穿插徐行,或两人对舞,或多人互动舞蹈,或大踏步跨行或小碎步扭捏而行,在商铺前的大街上转圈表演。他们滑稽的动作引得观众放声大笑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捕蝴蝶
表演快结束时,有的商铺老板会出赏金请表演队继续表演节目,就听到领队一声高喊:“xx商铺老板有重赏。”有重赏表示该家商铺有赏金。就见高跷队伍中走出两个各穿红黄彩衣踩高跷的人来,两人分别手持一根弹性很足的细长竹坯,竹坯上各拴着一只红蝴蝶和黄蝴蝶,锣鼓声不再激烈,改为徐徐敲打,节奏有序。就见两只蝴蝶配合着竹坯的弹性,结合着鼓点开始翩翩起舞,或高飞,或低翔,上下翻飞,互相追逐,煞是好看。正当两只蝴蝶互相嬉戏高兴之时,突然锣鼓声空前激烈起来,就像暴风骤雨要来一样,高跷队伍中冲出一个穿黑色紧身衣,短打扮,踩着矮木跷(高40厘米左右)捕蝴蝶的人来,他一会儿大步流星的追赶蝴蝶,一会儿小碎步急速前行,追赶中还不时作出各种捕蝴蝶的动作,有时还高高跃起在空中打一劈叉,吓得两只蝴蝶各奔东西,上下乱飞。追赶中红蝴蝶飞累了,落在了地上,捕蝴蝶的人见时机难得,突然一个鱼跃前扑的动作扑了下去,吓得大家高声尖叫,继而掌声雷动,原来捕蝶人用双手很轻巧的化解了前冲的力量,扑到了离红蝴蝶不远的地方,红蝴蝶见捕蝶人到了跟前,慌忙挣扎着想飞起来,但太累了,飞不起来,只得贴着地面向前慢慢爬行,捕蝶人也顺势在后面像毛毛虫一样,向前蛄蛹着追赶,他滑稽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和掌声叫好声一片。这时红蝴蝶又飞了起来,两只蝴蝶在空中又飞舞在了一起,捕蝶人见红蝴蝶又飞舞到了空中,他翻过身来面向天空,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又得到了大家的高声喝彩和雷鸣般的掌声。这时高跷表演结束,队伍又继续前行,后面又轮到后门街舞龙灯的表演,更加精彩纷呈。
小的时候兴趣高涨,不知疲倦,跟着高跷队和龙灯队,一直到最后结束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去,几乎天天如此,一直到正月十五。即使如此,当年也只看到过两三次踩高跷捕蝴蝶。据说能表演踩高跷捕蝴蝶的只有两个人,是康氏兄弟俩,二人从小习武,软硬功夫俱佳,什么翻跟斗、飞脚、旋子、打劈叉等都不在话下。但能踩着高跷做如此动作却是难上加难,能做的凤毛麟角,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又加上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切民间娱乐活动全部禁止,次項绝技也已失传,甚是可惜。
清卫会踩高跷
武艺精湛高超
蝴蝶翩翩起舞
捕者技艺更高
有的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