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盘松是我去古榆树村探寻长城遗址路过的一个老村。之所以称它为老村是因为一来村中的老宅普遍破落,二来是这种破落已经延伸到了网上,几乎没有只言片语的介绍。有的网页上甚至在村名下是一片空白。
上盘松村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上观音堂乡下辖的行政村。这一句话就是百度的全部介绍。太行山中的古村落文化大多是口口相传而延续下来的,当村中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村口的老槐树下没有了小听众,古宅里的故事被淹没在时空的长河里也就不奇怪了。
上盘松的村口临着一条大路。高高的台子上长着一棵高耸入云的老树,可惜落叶已尽,看不出是什么树了。可以想见的是:这个村的历史都被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却说不出口,村民出于对历史的敬畏给它围上了一床红背面,以示敬意。
上盘松靠山近水、植被茂盛,村前的一汪小塘里还游弋着一群大鹅,嘎嘎的叫声给老村增添了几分生气,不然还真有些阴森森的味道,令人却步不前。应该说上盘松的自然条件还是不错的。
虽然上盘松地处太行深处,但是它的老宅的建筑形制非常接近平原上的村民老院。我们知道太行山里许多老宅都是以石头为建材,内部都是窑洞式的拱顶。而这里却是使用的房梁构架,这是因为山上不缺木材,所以看上去要轻灵许多,使用空间也大了许多。
这里和平原住宅最大的区别就是墙的构成,平原使用的是青砖或土坯,而这里大多使用的是村前河道里五彩的河卵石。再一次验证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合理性。院子里也有平原建筑中的地窨子,里面可以存放些过冬的白菜、红薯之类的食品。如果里面够大,有的人家还可以放上一台织布机。
老宅的建筑虽然多以鹅卵石为主,但是有些有钱的人家还是要外露一下。在建筑的拐角处砌上一些青石,并配以石雕,以示不同。依我看这种以鹅卵石为建材,外面敷以黄泥的院墙,在牢固程度上比石墙或砖墙要差很多。
走在上盘松五彩斑斓、崎岖坎坷的小道上,两旁高大的玉米垛、整齐的柴禾堆,甚至还有夏天遗留下来熏蚊子的艾草辫子,都散发着农耕时代的原始味道,让人遐想无限。如果这个世界都是这样的生活,是否要安静许多?人就是一种能够折腾的动物,可能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
出了上盘松我突然想:按照村名由来的逻辑,是否还有下盘松呢?果不其然——不仅有下盘松,近代这里还出了一个闻名中华的巾帼英雄,这是后话。
作者简介:
王喜庆 微博:庄上九爷。军人出身却喜欢听着音乐、开着车、浪迹于山水之间。多平台原创专栏作家。自得的是不喜欢文学的他居然写了百万文字于网上,而且图片比文字更专业;不足之处是尚有两个省份没有走到。
如若喜欢,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