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陶瓷古镇南横口,随着石家庄市旅发大会的召开名声大振。那年我们河北省博客圈曾经“重走井陉古驿道”,我们曾多次来到过这里。今天又一次到来让我眼前一亮,真是大变样了。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曾经是井陉古驿道上的重要节点,悠悠千年,历史的印记在时代发展的洪流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华传统古村落保护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井陉这个千年古县成为中国首个“古村落保护区”,南横口就在这个区域以内。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在浩瀚的旅游市场里,近年来,传统古村落成为最令人追捧的热点。江南古镇名胜鹊起,丽江古镇闻名天下,许许多多的古村落,大家一起谱写着旅游交响曲的最美篇章。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陶瓷水镇趁势而起,成为井陉的骄傲,石家庄的骄傲,河北的骄傲。徜徉在今天的南横口,似曾相识燕归来。我脚踩着历史的痕迹,寻觅着历史的光环。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旧称“南寨”,位于井陉县城西南8公里。绵河、甘陶河交汇处西南丘陵上,甘陶居东,绵蔓于北,石太在南,东望翟家庄,北交北横口,平涉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地势南高北低,属河口冲积台地地貌类型。在行政区划上属秀林镇管辖。全村总面积约1000亩,总人口1300余人,居民多马姓,间以吕、贾、李、谢、段、刘、卢、郝、陈、尹、武等姓,居民旧日多以烧陶制瓷为业。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村是千年古村据唐“兴善寺”碑文载,该村成村于西汉年间,具有2000余年的建村史。席珍义善、作霖参军、绵右图献、瓷业合营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有1200余年陶瓷史,是陉窑遗址三大片区之一,井陉现代陶瓷业的发源地,遗存县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瓷窑遗址。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古村落最亮眼的一定是古民居。南横口保存至今的明清、民国古民居好几十座,马家大院以其宏大的建筑格局、独特建筑形制和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成为南横口古民居的典型代表。马家大院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横口士绅马席珍、马贡珍兄弟的宅第。分南北两院,青砖灰瓦,独具风格,保存完好。马家陶瓷也很有名。据介绍,到公私合营时,马家有58座窑口。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古民居的最大特点是把匣钵(笼盔)、陶砖植入古民居,彰显了陶瓷业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赋予了南横口古民居独有的笼盔文化、红石文化和窑砖文化特征。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笼盔,学名“匣钵”,笼是“套”,有“固定”之意,盔是盛具,“把东西固定并装在容器里”。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它应该属于工艺装备,用于装填瓷坯,既能规整填装,又使瓷坯免受窑火侵扰,提高成品率和精美度。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作为人的造物,她与瓷器一同经过窑火励炼,却落下一身窑灰和烟黑,而瓷器,却变得晶莹、华美、典雅。那些价值千金的瓷器,就是笼盔的孕育而成。而今,它在古民居上又一次展示它的风华。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古瓷窑是省内四大名窑之一井陉窑的重要组成、其遗址于2001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独此一份、省内绝无仅有的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馒头窑。出于地面的14座窑场居高台而下临河,分列甘陶河西岸和冶河南岸,窑炉、作坊、器铺和窑主窑工居所等遗迹成片集中,要素完整,功能完备,勾勒出烧陶制瓷的完整场景。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民族手工业,积累了无数的财富,形成了南横口独有的特征,也创造灿烂的民间文化。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清三代帝师祁隽藻留下了“孝弟忠恕”和“子孙才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墨宝。古驿大道粥棚米香,皆山书院学子承荫,习珍义举之故事广为传诵;凛然大义之作霖,抛实业抗日寇,牺牲前线,成为陉邑记载抗战牺牲之最高将领;绵右图献,修渠源流,结束陉民靠天吃饭历史。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瓷业精英庆余成,公私合营,励火重生,成为井陉原火陶瓷的前生,开创了井陉陶瓷发展的新纪元。瓷业商贾精进开拓,文人名士致取大义,士农工商和谐共进,“义”“利”交融,“商”“儒”共存,碰撞出耀眼的火花,留下多少动人传唱。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绵河流淌了亿万年,井陉古驿道繁忙了几千年,石太铁路穿行了一百多年。今日之南横口的高坡之上一句“好久不见”,让我们看到即将续写的辉煌。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好久不见,来吧!你一定能看到我更多的精彩。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走起!行走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间,让我们更加感悟到我们民族的自豪,先人的伟大!
南横口水镇·郭书生摄影
感谢河北名企名人文学院组织的采风活动,让我又一次来到南横口,感谢一位叫做陉语者的网友,让我找到更多可以参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