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双桥乡的“后脱贫时代”

旅游 央广网 2021-02-03 16:05

原标题:江西吉安双桥乡的“后脱贫时代”

  央广网吉安2月3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袁卫生 黄亮 李书哲)农历腊月十九,距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摘除“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已一年八个月,记者一行沿着G356国道一路挺进,在北部衙前折而向东,大约54公里便到了此行目的地--桃源式的袖珍林乡双桥。   东垓村村民吴小华,正手扶农耕机,全身汗气蒸腾,一脚深一脚浅的在农田里翻耕。人勤春来早,趁着好天时早些   把田打好,种上红花草,养殖场的仔鹅才不会缺青饲料。   吴小华的鹅场每茬都有300来只存栏,玉米粒里拌和青草蔬菜,鹅群都爱吃,长膘也飞快。靠着养鹅,贫困户吴小华成功脱贫好几年了,两层红砖到栋的大房子,格外漂亮,相比以前,如今的日子,真好比倒嚼甘蔗后头甜。   年关来临,前两天村里征集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者,吴小华也一马当先报了名。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协助乡村干部,逐户调查务工已返乡和即将返乡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行程,兼顾指导“蜀东鹅”合作社成员养鹅技术,日子过得充实。   ???“做人不能忘本。我的鹅场销售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可是出了大力的,现在能为集体做些事,心里也舒坦。”   和吴小华有同样心思的,还有马埠村轩潭组村民钟辉樟。他盘点了一年的家庭经济收入,原本以为今年会亏本,没成想和往年比总体持平。5月份,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关停了正处事业上升势头的野生动物养殖场,几十头豪猪全都交给了林业部门进行无公害处理。“如果说没损失是假话,养到年末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钟辉樟说,“不过为了大家伙,咱得响应号召,再说我还是个入党积极分子呢。”   为帮助野生动物养殖户转型,该乡人大联络林业部门,及时给钟辉樟发放了补偿款,又点对点地对接,介绍务工就业。   “我现在在乡里的一家林业合作社专跑林产品销售,年收入确实不错。”怀着感恩的心,钟辉樟在半年前接过了乡里颁发的蜀水河“民间河长”聘书,持“证”帮助马埠村河长义务巡河。只要是不下雨的清晨,他还带着热心公益的老父亲一起巡河:“主要职责就是督查蜀水河的环境卫生,清除河滩里的旧渔网,救助受伤的鸟类、野生小动物,巡查举报非法炸鱼、电鱼等,很琐碎但有意义。”   天气晴爽,阳光和煦。双溪村洞口组72岁的黄长英老人坐在院子里,手持勾针织着毛线拖鞋。前些年,老伴儿治病花费了大量医药费,儿子刘正波在外打工换了多份工作,没能存下钱,整个村组就自家还住着土坯房。谈起过往,老人唏嘘不已。   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胡东林听说了情况后,积极和村里的乡贤推荐刘正波务工就业。老人原本还担心刘正波又干不长久,没成想从一线流水线,到跑销售,只有初中学历的刘正波越干越有劲,一直当上了专业设计师,2020年还帮着村里解决了十几个后生的就业问题。   乡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双桥乡234户贫困户,如今不但全部脱贫,还有近35%达到富裕水平,建起了新房,买起了小车。   为防止返贫发生,该乡组织帮扶干部上门规划新的奋斗目标,发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同时加大了县工业园区用工宣传力度,引进优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辉农业专业合作社等10多家特色农产企业投资。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解决富余劳动力,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