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是中国首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的都城,境内现存27座帝王陵墓和400余座陪葬墓,其文物品类之丰富、文物典藏之独特,号称举世无双。来到咸阳旅游,除了乾陵和汉茂陵等蜚声海内外的名胜古迹,在周边村庄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古迹景点,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北杜镇的北杜铁塔。
坐落于咸阳五陵塬上的北杜镇,与众多的西汉帝陵相望,可谓山清水秀,胜迹如林。千百年来,包括王勃、杜甫、陆游、范仲淹、苏轼等历代名人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古镇里的北杜铁塔,位于福昌寺的遗址上,如今除铁塔尚在,其余古迹皆已不存。
在中国现存的一万余座古塔中,绝大多数都是砖石垒砌,很少能见到铁塔。其实从唐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铸造铁塔,目前仍有十三座古代铁塔保存至今,其中最高的一座,就是咸阳北杜铁塔。据《咸阳县志》记载,北杜铁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历时八年铸造而成。
北杜铁塔的塔身为铁质,高33米,由下至上渐变收分,形成挺拔端庄的外轮廓。塔身外用铸铁浇铸,内砌青砖,底座为青砖垒砌,在底座的南北两侧均有券形门洞,其中南侧门洞上方镶嵌一块“千佛塔”匾额,旁边铭文为:“大明万历十八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
铁塔周身遍布千余尊佛像,第二层的四角分别铸有金刚力士像,因此又被称为“千佛塔”。各层塔檐下均铸有仿木结构的斗拱,间铸有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工艺超群,精巧绝伦,其“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建筑风格,彰显出中国明代高超的艺术水平。
在金刚力士像的左首,有铸造工匠名录的铭文。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南书房是皇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的一处书房。“南书房行走”也不是一个官位,只是一个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的“差使”,因接近皇帝,对于皇帝的决策有一定影响力。
北杜铁塔共有九层,大小门窗瞭望孔等二十四个,游人可以从一层的南北两扇门进入塔内,沿两道楼梯盘旋而上,登至塔顶,由于塔身细长,楼梯狭窄,只能容纳一人通行,而且上下不易。在铁塔的第九层各方向均开有瞭望窗,供游人登高望远。
在咸阳当地自古流传着一首民谣:“八棱子,九层子,二十四个窟窿子,七十二个风铃子”。据当地的老人讲,以前铁塔的每层檐角顶端都悬挂着一只精美的风铃,每层八个,正好“七十二个风铃”,只要风吹过,风铃就随风而响,声音清脆悦耳,近年来因保护不周,塔上的铜铃已全被盗走。
位于塔顶的宝瓶型塔刹,曾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地震中向南倾斜,现已被修复。2013年,北杜铁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也在铁塔周围重建殿宇,安置佛像。如今古寺与铁塔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信众游客前来观光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