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灯戏(苍溪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供图) |
本报记者张园
苍溪县地处川北腹地,是驰名的“雪梨之乡”,也是有名的“灯戏窝子”。
极富地方特色的苍溪灯戏,已经流传了1200多年,并在2018年12月25日正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日,记者走进苍溪县,聆听在梨乡回响了千年的文化传承声。
灯戏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中期
苍溪灯戏又称“鼓乐神”“喜乐神”,是流行在川北、陕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早在唐代中叶,至明嘉靖年代时,已漫延流行至今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巴中的巴州、南江,广元
的利州、昭化、剑阁、旺苍,汉中的南郑、勉县、宁强、略阳等及更广泛的地区。清朝乾隆四十八年编写的《苍溪县志·风俗篇》中,即有“上元放灯节、演灯戏”的记载。
苍溪灯戏集苍溪民歌、苍溪小调、苍溪灯舞之大成,分“天灯”、“地灯”两种表演形式——“天灯”指可登大雅之台表演的灯戏,“地灯”指在随处如院场即可表演的民间灯戏。唱、念、做等表演形式相结合,多元又独特的苍溪灯戏也是川剧的重要声腔之一。
据考证,苍溪县灯戏起于今歧坪镇彭家梁村。随后各乡自发建立灯戏班子,涌现出大批灯戏艺人:如元坝乡仲新崇,金斗乡米存孝,歧坪乡马庭成等。清代及民国时期,苍溪灯戏遍布于县内元
坝、石门、歧坪、南阳、烟丰等乡。每逢各家操办喜庆之事,主人便请灯戏班到家演出,通宵达旦。故灯戏又被称之为“大铺盖”,可解决主人家为赴宴宾客安排住宿的难事。
《川北灯戏》的剧本中苍溪灯戏占85%
建国后,苍溪灯戏在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得到了发扬光大。20世纪60年代,原南充专区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对散落于南充、巴中、广元、汉中等地民间的灯戏进行调查、收集,共挖掘了314个灯
戏剧本和90多支曲牌,编印成册《川北灯戏》,其中,苍溪灯戏就占了267个,都是由苍溪灯戏界40多位著名的民间老艺人提供的。
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文化厅与各地市州文化局、文化馆的地方戏专家对全省灯戏进行了搜集、整理,并编辑出版了《四川灯戏》,共收入389个灯戏剧本,其中,纯粹的苍溪灯戏剧本就占了267个,皆出自苍溪灯戏老艺人之口述和所献手抄本。
1987年,苍溪组团携《灵牌谜》、《郑板桥卖缸》、《赶隍会》、《三张借条》等新整理的灯戏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振兴川剧汇演,一举轰动蓉城。苍溪灯戏已作为一个地方戏种,明文载入国家编纂出版的《中国戏曲志》、《中国艺术集成》和《中国戏剧通史》,并被中外各类戏剧、电影学院列为必讲授与研究的篇章。
寓教于乐贴近百姓的苍溪灯戏
如今的苍溪灯戏,多在节假日或民俗活动中演出。观众以老百姓为主,形成了小戏多、喜戏多、闹戏多的特点。
灯戏用基层百姓的视角,演人间的美丑善恶、喜怒哀乐,大多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语言通俗易懂,诙谐风趣,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灯戏《红桃熟了》,以“全国扶贫攻坚带领乡亲创业致富优秀典型模范”苍溪县黄猫乡回乡创业领军人物罗洪为原型,反映了企业家在返乡创业、助民脱贫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艰辛,热情讴歌了老区儿女继承革命传统,不忘初心,负重自强,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精神品质。
而《追鱼》是我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原创节目,旨在教育引导贫困户们在脱贫攻坚“四好村”的建设中树新风、除陋习、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灯戏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皆因它根植于民间,反映了民间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情趣。”创编灯戏《追鱼》的苍溪灯戏艺术家袁政忠说,“在苍溪县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活动坚持开展,灯戏班子重组,让苍溪灯戏这一文化瑰宝仍回响在千村万户的农家院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