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斜源“共享旅居”小镇如也民宿内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推动民宿产业升级换代,满足了游客消费新需求,带火了民宿产业。 本报摄影部供图
扎实做好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半篇文章”,成都正加快推进撤并乡镇“活化工程”,114个撤并乡镇正因地制宜加快规划建设文旅特色小镇,推进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努力形成改革的整体效应。
在去年9月本报推出的成都观察稿件《怎么“活化”——撤并乡镇变身记》中,记者实地探访了大邑县斜源“共享旅居”小镇、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彭州市桂花镇和蒲江县朝阳湖镇,从布局、运行、发展以及服务等多个维度,解剖探寻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统筹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建成以绿道为纽带,以特色镇、川西林盘、精品民宿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
撤并乡镇如何破茧重生?乡镇活化工作有哪些新的进展?新年伊始,本报记者对其中关注过的点位进行了回访,见证它们呈现出的新面貌和新气象,以及“成长”中的活力与新机。
关注一:大邑县斜源“共享旅居”小镇
驶入“快车道” 小镇新业态蓬勃“生长”
“我们一共规划了10个院子,每个小院的主题都不同。希望能给游客带来更多更丰富的体验。已有部分开门迎客,剩下的再逐步修建。”在大邑县的斜源“共享旅居”小镇,半山小院村宿聚落群的主人王迅正忙着民宿规模的扩大工作。
“打造‘共享旅居’小镇,让这里变成了一个网红小镇,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现在的院子还在扩建中。”他笑着说,在去年12月中旬,元旦期间的民宿就已完成了预订。“我们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以往的矿场变身为以“共享旅居”为特色的小镇,这不仅给王迅等新居民带来了创业的思路,也带动了小镇的经济发展。
在之前的报道中,记者了解到大邑县将旧场镇改造与山区群众搬迁入镇生态移民相结合,立足西岭雪山产业功能区,以旅居产业作为主导,拓展以斜源街区为中心的一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布局了“特色镇+共享社区+川西林盘+主题精品民宿”的“两心一带”产业空间格局,营造全景式消费场景,发展社区新经济,把斜源片区打造成为一个旅居小镇,带动了主题精品民宿、运动康养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建成“共享旅居”小镇。
现在,“共享旅居”小镇的打造已驶入“快车道”。小镇的新业态正蓬勃“生长”,主题精品民宿——如也民宿正在开展试运营;温德姆品牌酒店已完成装修设计方案,正准备施工图及施工前准备;九龙制茶工坊正在打造1个民宿茶餐厅院落;而“探花·邸”民宿已完成一期1个院落打造,将在2021年春节前开业。
不仅如此,产业项目招引方面也有亮眼的表现。“目前有3家意向性入驻企业正在商谈。”项目负责人提到,斜源街区“小酒馆”的项目已经落地并完成店铺装修设计,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
撤乡并镇后的“蜕变”成果初显。大邑县䢺江镇荣获2020年度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集体,䢺江镇飞凤街入选2020秋季成都“最美街道”前三名,斜源今是民宿酒店和一亩蓝染坊入围2020百家成都特色小店,斜源太平林盘景区入围成都市第三批AAA级林盘景区,“共享旅居”小镇成为成都旅游的新名片。
2021年,建设的脚步继续,“接下来,䢺江镇将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创4A旅游景区、建市级精品林盘、打造沙西走廊䢺江示范,全面夯实‘两心一带’发展基础,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动力与活力。”䢺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统筹䢺江和斜源,围绕“两心一带”空间布局,投入300万元编制全域总规和详规,并积极实施10个村庄规划编制,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
关注二:都江堰市青城山镇
景区+绿道+林盘+…… 构建全域旅游供给体系
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一直以来都以“门票经济”为主要驱动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旅游市场,高端产业支撑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偏弱,创新性消费场景不足、夜间经济发展迟缓……如何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支撑”的转型升级,带给游客更多更好的体验?去年,记者关注到都江堰市调整青城山镇行政区域范围,将原大观镇和原安龙镇整体划归青城山镇管辖。区划调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年伊始,青城山镇正加速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振兴和康养旅游产业项目,按照“全域旅游”“独立成市”发展思路,围绕康养、休闲、文旅产业齐头并进要求推动项目建设,包括绿地青城无舍、同心置业青城里、谙得书院、青城365南院、东软健康产业园等在内的27个项目正在建设中。据了解,其中万汇学府项目将于今年9月按期开学;泰达新引进3个酒店开业营运;五粮液国际医养管理中心、奥特莱斯购物公园、李家岩水库、MTR、“三绕”等项目共计1700余亩的交地工作也已全面完成。
绿地青城无舍项目的建设是关注重点之一。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今年,该项目将建设成集柔和酒店、康养居酒店等特色精品酒店集群、养生养心基地、川泰干细胞中心、健康医疗设施和生态智慧社区为一体的康养小镇,“目前在建的3个地块楼栋均已完成主体封顶,并已进行预售。”
为了破除“门票经济”的难题,青城山镇一直在积极进行“景区+公园+绿道+林盘”的全域旅游供给体系建设。目前,有可打造开发林盘资源393处,正在通过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绿道等基础性工作,逐步建设全域旅游供给体系。王家院子、周粉世家等林盘已初具形态,欣禾社区杨家院子林盘正在进入实施阶段。全镇累计建成乡村绿道43.3公里,初步在区域内形成了旅游交通环线。
乡镇撤并后,青城山镇呈现出山区坝区结合、河流渠系广布、山水田林湖齐聚的特点,镇域内古树名木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0%,盆景、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一批特色自然资源不胜枚举,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万苗茶园、万亩笋用竹、千亩盆景园、千亩梅园、千亩海棠园、千亩猕猴桃、千亩荷塘等特色景观。“问花村、海棠公园、盆景公园、特色林盘等正是丰富多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小部分。”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道,“此类景点的连片发展,将逐步改变现有‘吃顿便饭、拍照就走、只来一次’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进而升级为赏景加体验的沉浸式旅游模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城山镇正着力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一旦规划编制完成,在现有《联建项目民宿联盟旅游功能归位专项规划》的基础上,镇域内可提供游客住宿的酒店、民宿、农家乐将达1078家,多元游住体系日益完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保障上,完全能够满足晚宿的需求。并且,目前青城山镇还在积极实施后山联建腾退房屋民宿化功能归位及低端农家乐产能民宿化改造工作,着力打造独具魅力、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城山民宿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