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9日消息(记者 王红霞)记者从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获悉,2021年,文旅部将扎实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针对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自2017年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先后印发了一系列规划纲要。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建议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列入其中,形成了“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布局。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2020年1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征集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设计方案。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共有四个,分别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或价值为主要目的;以延续历史文化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教育精神、推动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等为主要功能。国家文化公园整体建设完成以后将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动态空间。
记者获悉,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据了解,由京杭、隋唐、浙东运河三部分共同组成的中国大运河,全长约3200公里,是世界上开发年代最早、空间跨度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目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综合效益逐步显现。大运河沿线各省(市)相关博物馆、展示馆、文化公园、遗址工程等都在有序建设当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也在顺利进行,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初步运行。重点河段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试调水后,目前,通惠河、北运河等主要河段已基本实现常年有水。同时,沿线各省(市)也在积极制定生态空间管控措施,对重点河段进行全面监测和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