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公共藏书楼由西四的原红楼电影院改造而成,这座有着近70年历史的建筑见证了北京的飞速发展,如今,它以一个崭新的面貌,焕发出全新的文化活力。
2019年4月23日,位于北京西四的红楼公共藏书楼正式运营。目前,红楼公共藏书楼集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于一身,设有藏书区、阅读区、研究区等三个功能分区,面向社会开放后,公众可以无偿阅读。红楼公共藏书馆是全国首创的复合型特色阅读空间,单从外观,便可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简约而现代的建筑。
“众藏、共阅、分享”是其理念,“众藏”是指藏书来源于社会公众,已吸引社会各界入藏图书8万余册。不少知名学者和文化研究人员,将自己的珍藏放入了红楼公共藏书楼。中国版本图书馆、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9家机构也纷纷以托管或者捐赠的形式入藏图书。“共阅”是指无门槛阅读,藏书楼面向社会开放,大众可以随时进入,不需要任何手续,无偿阅读。“分享”是指图书藏家、作者通过读者阅读来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悟。
藏书楼在空间设计上保留了曾经电影院的空间风貌,一层大厅的中心摆着原木长方桌,旁边则是红色高背沙发椅和茶几;过去电影院的台阶设计成可以入座的阅读区。
二层的 U 型书廊是众藏图书区,设有吧台式桌凳,方便大众阅读;
三层是名家藏书区,主要是收藏知名专家学者的精选藏书和手稿,可以为相关的学术研究人员和创作出版机构提供个性化服务。红楼公共藏书楼区别于传统图书馆,它开创了让沉睡于民间的个人藏书重新进入社会流通,并深入挖掘了藏书背后的人文价值。
据了解,红楼公共藏书楼有自己独立的演播厅,并设计了口述历史采制工作室,将面向入藏者及社会公众提供个人口述录制和定制化出版。
未来还将在公共区域加入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日内容,贯穿图书、展览、沙龙活动、商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打造以社区为轴辐射整个北京地区的文化中心。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责编: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