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新一天 辞旧迎新又一年 ——记诏安县同济乐徒五周年庆迎新年平和县灵通岩、诏安县官陂镇凤山楼行活动
2020年即将过去,2021年即将到来。向过去说再见,向新一年。say hello!合影先上,一个团结而温暖的大家庭。本次“迎新年同济乐徒五周年庆”主题为“团结、锻炼、了解、沟通”,周年庆活动路线:诏安县同济医院大楼门口(起点)(目的地)平和县灵通岩、诏安县官陂镇凤山楼。
探索无止境,有你更精彩!
一座被封为中国南方最美:“悬空寺”的寺庙
福建平和灵通寺
它与恒山的悬空寺一样 依山而立
建造于峻峭悬崖之上
相信你一定会被崖壁上的这些建筑深深的震撼
然而这座南方最美悬空寺
却不像山西悬空寺那样名扬四海
而是深藏在风光秀美的灵通山里
鲜为人知
You know? 平和灵通岩寺,不是建在平地上的,而是利用火山岩侵蚀形成的天然石室而修建的,而且在千年前的唐朝就已经建成了!而且而且,还是开漳圣王陈元光所建的!
灵通岩,位于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灵通岩风景区内。距平和县城56公里,距漳州市区116里,景区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600米,主峰擎天峰海拔1281.4米,与漳州第一高峰——大芹山(1552米)相峙而立。 主峰之一的擎天峰,号称“闽南第一峰”,以“险峰、奇石、清泉、飘云”著称,素有“小黄山”之美誉,是集观光览胜、宗教朝圣、登山运动、避暑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七大峰,峰峰直插云霄, 鹰嘴、罗汉、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凿如镶补,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尤其是321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和“珠帘化雨千米飞瀑”为景区独特的风貌。明黄道周先生在《梁峰二山赋》中称之“其峰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焉,无不及者”。
旅游攻略讲解
闽南朝拜游——漳州平和灵通岩
链接网址:
https://gs.ctrip.com/html5/you/travels/334/2630777.html
基本情况介绍完毕,接下来大家懂的,流量、WiFi开起开起……最幸福的时光,是跟友爱团结的徒友们一起拍照。2人、3人、5人、6人很多人……cosplay很快乐、吃饭很快乐、谈天说地很快乐……大家在一起的这一天,每一件事都充满快乐!一举一动,都是一个故事。
我们驱车来到灵通山脚下,抬眼望去,灵通山七峰并立,犹如刀削斧劈的擎天巨柱,直插云霄,曼妙的薄雾在峰顶游移,平添了几分神秘之感。同来徒友指着中间较大的山峰问我:“山峰中间的寺庙看到没有?”顺他手指方向,我隐约看到有建筑物挂在崖壁上,一时心生不解:“为什么非把庙宇建在那么险要的地方,不徒费功夫吗?”悬崖峭壁上的寺庙在电视上看过,比如福建泰宁的甘露寺、山西大同的悬空寺等等,对于这类寺庙我即佩服古人的智慧,但也总是充满疑惑。现在可以到实地游览,一探究竟,心中按捺不住兴奋起来。
从水库往上走,山路变得坡陡弯大,许多弯道都呈“U”型,险峻异常。驾驶员开车很淡定,坐车的部分徒友反倒些许紧张,我已无心欣赏风景,不断提醒他车开慢一些,车行十几分钟到了售票处,买完票按售票员指引,往上又走三四公里,终于到了停车场,此处仰望灵通山,乌黑耸立的巨柱让人感到一丝压迫感。
上山的水泥路平缓地深入密林,左边山谷深不见底,右边奇石嶙峋。大家走了一段,林中渐渐响起清脆的蝉鸣鸟叫,此刻吟一句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最是应景。拐了三四个弯来到一片开阔平地,一块巨石上用行书字体刻着“佛”字,红色大字中间镶一尊金色佛像,清新飘逸又不失庄重典雅。
过了开阔地就是石阶,这才真正开始爬山。同行一位游客告诉我们,石阶共1408个,并估算需要半小时才能登上灵通岩庙,太利害了,计算的这么清楚,应该也是一位户外驴行兴趣爱好者喔。石阶是沿着溪流修筑的,潺潺的流水让略显压抑的大山变得灵动起来。但见山泉在岩石之间悠然穿梭,时而激起串串水花,犹如流淌的牛奶。有几处落差较大的地方,还形成了小瀑布,虽没有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却更精巧轻盈。你看那处“望月听泉”,瀑高不过两米多,清澈的流水从石缝冲出,倾泻而下撞在岩石上,发出哗哗的水声,闭眼倾听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心神空灵。我们遇到几拨下山的人,都有提着桶装山泉水的,我也掬一捧水喝下,果然甘甜凛冽。
爬到半山腰时,陡峭而布满青苔的石阶变得湿滑,汗水混着雨水湿透了衣服。我们收起刚才那份轻视,小心翼翼地快步攀登。“快看,前面就到了。”走在前面的我,已看到石阶尽头有条栈道和寺庙一角,栈道紧靠石壁,由几根柱子支撑,一块巨大岩石倒悬其上。
栈道修建在岩石断裂风化后形成的岩洞,唐朝人又依洞修建了三层古刹,即为灵通岩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栈道下面有一个观景平台,这里没有树木遮挡,远山近水尽收眼底。西北面是有“闽南第一高峰”之称的大芹山,几座山峰上却横着一条白云,好似洁白的哈达,散发圣洁的光辉。东边是灵通山七峰中的两峰,近在咫尺的山峰,不像远观时那么乌黑,山上长着丛丛灌木,亿万年来雨水冲刷出的沟壑、溶洞,如同老人的皱纹显示出岁月沧桑。平台上方突出的岩石不断洒落豆大水珠,形成道道水帘,我想花果山水帘洞应该就是如此景观吧!
我们沿着栈道登上了灵通岩寺,三层寺庙瘦高不大,外面却“别有天地非人间”,实实在在的一步一景一天地。“太美了,真是不虚此行呀!”大家连连发出赞叹,不停地取景拍照,恨不能把所有美景都装进手机。头顶上突然飞出一群燕子,仔细一看原来崖壁布满了小溶洞,燕子就利用这些溶洞垒窝,这些富有灵性的小家伙还真是会选家。
“现在知道寺庙为什么建在这么险要的地方了吧?”导游笑着问我。我若有所悟,佛、道都讲求“出世”、“升天”,这里远离尘嚣,让人心境平和,很适合潜心修道。而且高山绝壁、景色怡人,能养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应该也有助于修仙成佛吧。
走出寺庙,前面山崖路边有七口水井,按北斗七星阵形排列,故名“七井排星”,井口如脸盆大小,清泉汩汩、纯净无瑕,井中几只小龟悠闲游动,井底有一些信众投下的钱币。相传,八仙造了灵通十七景后,余兴未尽,随即开凿了这七口泉眼,方便山上生活。
再往前,一处崖壁上刻着巨大的“靈”字,一处崖壁刻着“慈航普渡”,一正楷一隶书,一阴刻一阳刻,端庄有力,旅客争先与之合影祈福。我们走走停停拍拍,不知不觉到了通天台,这里的崖壁刻“通”字,与“靈”字相距数百米,如果用航拍应该可以拍到“靈通”二字同框,就不知是不是还有一处刻着 “巖”字的地方。
通天台上有一巨型脚印,相传张果老为上最高峰擎天峰,去给观音菩萨凿泉取水,在这里蹬脚飞上去而留下的。通天台下方岩石刻着“极目九霄”四个大字,贴切地诠释了它的观景效果。站在这里可以“一览众山小”,远处的大芹山都显得矮小。山下村庄星罗棋布,公路如同丝线把它们一一串联起来。横坑水库小得像一块晶莹的水晶,镶嵌在绿色大地上。通天台不像刚才几处观景台那样背靠崖壁,它孤立突出,四面来风,所以情侣来这儿最好,可以摆一个“泰坦尼克号”的经典造型,感受一下那份浪漫与悸动。
名山必有名士。我在网上查阅了资料,得知“开漳圣王”陈元光曾在灵通山建造巡逻台,并将其父陈政的坟墓从云霄将军山迁葬于此。明朝大学士黄道周青年时期在这里读书、教书,后来多次邀请徐霞客、陈天定等人来此游览,并在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大峰山”也因此改名“灵通山”。资料还显示,灵通山有“五岩七峰十寺十八景”和“新八景”(详看注释),我们所达不过十之一二,由于是一日游,行程比较急。只好放弃继续往前探寻幽境的念头。
原路下山速度比较快,徒步下山己下午一点多,我们回到山下一家风景区酒店吃饭,灵通山的伟丽风光和动人传说,留待下次再来细细品味……
接着,我们又驱车来到西部,一路青山绵延,溪水潺潺,翠竹温柔目送,果树频频示好。在平和大溪接壤处,被一处“拦路虎”阻截下来,“凤山楼”三个字就在路旁挽留客人。远见土楼,深知其老,一座楼“存活”几百年,其难度好比一个人活了两百岁。
停车、凝视、探访、留影,俯首村庄,触摸历史。
在人口迁徙中,选定方寸地避祸乱避灾害,需要定力与远识。祖宗认为一条溪水在上官地带蓄了“深潭”,是生财的“聚宝盆”,属于宜居之地,依照山势建了各种土楼。圆形,八卦形,四角形,半圆形,椭圆形,各自风骚。若以年纪大小论,“溪口楼”已有五百多岁,“在田楼”则以大字当先稳当土楼大哥。“凤山楼”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虽算不得老几,但至今长命不衰,面容青春姣好,坐落于大路旁,也成了土楼族群的“排头兵”,吸引人的目光。
道路两边的竹竿(直排)楼房,浮在历史表层的繁华,还好专为凤山楼留下一处空缺,远远可见紫色牌匾“凤山楼”。这三个字颇有来历,看似遒劲有力,风韵依旧,耀眼夺目,却是一位衣衫褴褛似乞丐的人挥笔天成,令文人墨客目瞪口呆,甘拜下风。一副对联“凤舞凤飞,双凤文明呈瑞气;山环山覆,千山排叠驾春风”,也气势非凡风光无限。
楼前有个圆湖似镜,湖水清漾碧波,隔着门前的“镜湖”,远远望见凤山楼稳重、端庄、泰然坐落着,屋顶的瓦片纹路清晰可辨,沟壑分明,在时光的风蚀中显得深灰而黯淡。门楼的屋顶却是红瓦片,像老阿妈缺了门牙补上金牙。整个凤山楼的一圈屋顶却又像乡下老阿妈头上的围巾,用毛线编织成凤梨花纹有次序地挂在顶端,门楼顶的红瓦则是额前的装饰。屋顶在时光的浸润渲染中多了一些古朴要素,屋檐的瓦片则可能在台风暴雨中被“吃掉”一块小角。它不仅承载着沧桑与历史的记忆,还透露出神秘气息,朝代的更迭,沧海桑田,颓废与衰落。
绕过凤山楼正门前的镜湖,紧贴着墙边走,墙体夯实,墙基部分约摸几米多高,圆溜的卵石,若隐若现于金**的土灰中,古旧、老化却又坚固。我触摸其中的沙土,却被刺痛了手指,感慨它如此经得起“推敲”。这三百多年的老屋,在机械落后的年代,单单靠人力与手工建筑,却比现如今的许多“豆腐渣”房子厚重、结实、硬朗。期间人类历史风云变幻战乱难免,自然灾害发难,拆迁改建等一道道硬伤的利剑,无不刺向古村落的心脏,这里却能安然无恙。固守,留住历史的原生态,实在难能可贵!
门楼,是用一整块天然花岗岩雕琢而成光滑拱形门。经久摩挲,空气的射线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表面皮壳“包浆”,滑熟可喜,幽光沉静,显露出一种充满时光温存的旧气。门庭是张脸,凤山楼的门和许多土楼的门一样厚重结实,精雕细刻,千年不衰。踏上正门光滑的门槛,石库门里边用了四扇杉木门,厚十多公分“把关”。表面已经脱尽了原色,只露出杉木本色,木纹粗犷如牛肉丝。和门楼正对的是门户紧闭的祠堂,黝黑木门,黝黑木窗,是宗族的根与魂,无形中多了几分对祖宗的面对与虔诚。屋檐下唯一的彩色,是一排排红色的灯笼。
一座祠堂,能承受一万年的重,也能承受一万年的轻。
在进门折角处右边,有一口古井,四方状的井圈是用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的,石质的井沿边缘已被磨蚀得呈不规则的锯齿状,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绳索印迹,井绳温柔地雕刻了岁月风华。青砖垒成的井壁,青苔如碧玉,花草见缝就长,湿淋淋的水汽依稀可辨。井沿旁卵石铺就的小路,被来往担水的人踩踏,呈现出薄而光滑的圆润,在时光里静静地沉淀出一种沧桑的质感。踩在光滑圆溜的卵石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叠中感到迷茫。凤山楼是官陂十三世祖绍安公(俗称凤山公,进士)所建,用生土和杉木建了四十二间三层圆楼,每间有独立的门和楼梯,中央的场地恰如圆心,也是这个宗族的“向心力”之所在,家家呼望,彼此互通生活的趣味,无形中形成天下一统的家族情愫。三楼互通,山里小子们若淘气起来捉迷藏,岂不是家家成了躲藏之地?楼的大门上方有暗水道相通,抵御外敌,预防火攻正靠这水道。祠堂外门坪曾经竖立着三根旗杆昭示出仕,也是光宗耀祖的物证。后来,祠堂被政府征用作为粮仓,堂内文物悉数损毁,现存的祠堂已经是克隆出来的新祖宗。躲在山坳处的圆楼,孕育着客家风情的血液,宗亲寺庙民俗如书。
房子是老的,活在当下的人,心中也许装着五味瓶。我看着一小群肥鸭大摇大摆在井边的鹅卵石路上走着,久违了的乡间情结在这里复活,三百多年的土楼尚有人生活于此。忘不了炊烟袅袅的空中飘忽的是家的温馨,小孩在村里的晒谷场里尽情喧闹,门户敞开战胜了没电时代的恐惧。这种种记忆在遥远地叩响心扉。大家在井边拍照时,一位山里农民清瘦而黝黑,拿着舀水的大木瓢站在门口笑着,用客家话说:“多谢!多谢!”几个老者坐在门前,不知道在想什么岁月,目光茫然望着我,扭头对身边的同伴嘀咕着什么。
生活的气息滋润悠远的情绪,留守这块土地滋养出来的“”古早味”。只要历史不要沦为废土,时光不要倒流,老村庄也会层出不穷地成为现代人审美的一点飞白效应。留住核心与精华,留住村庄的历史,留住进化的长链,长辈也许能长风当歌、仰天长笑,后人则在小心翼翼地呵护中保持源头。
凤山楼详情简介:
凤山楼坐落于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凤狮自然村,系闽南与粤东潮州交界山区保存最好的大型圆土楼之一。
中文名:凤山楼
直径:71米
坐落于: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凤狮
平墙高:8.3米
1概述
凤山楼直径71米,单环三层,平墙高8.3米,底墙厚2米,是目今所见最厚的土楼夯土墙,以普通夯土筑成。坐北朝南的门外,有口面积2100多平方米的巨大泮池。大门以通体条石筑成。由于底墙厚度可放下标准八仙桌,大门寮也显得有点深幽森严。包括大门厅共42开间,三层共126间。由于此楼定址造型使用了通常五凤楼甲低后高阴阳合极之手段,楼后弦比前面稍呈高起,比通常一楼通平的圆土楼更显动势。
凤山楼由官陂复姓张廖氏所建。其开房肇始祖张凤山,字廷杰,系官陂张氏第十三世,生有六子,他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在凤狮社内兴建凤山楼。
2土楼结构
凤山楼为生土木结构,圆形,楼高三楼,共有42间,每间有独立门和楼梯出入,三楼全楼互通,楼大门上方有暗水道相通,可在抵卸外敌入侵时做为预防火攻装置。全楼排水系统至今还良好,内有一水井,至今还在使用。在核心天坪部位,建有单层两堂制五凤楼祖祠一座,号曰仪式堂,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由前厅、两厢、中天井、拜亭、中堂组成。中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雕梁画栋,主祀开房祖以下列祖。仪式堂始建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仪式堂楹联:衍派宽仪盈流长泽祠青耀座,孙支观式谷世承请庙发馨香。
仪式堂古时原有悬挂三个牌匾,凤山楼外门坪竖立三支旗杆(左边2支,右边1支),解放后,还遗留有“旗杆夹”石殿,这是古代出仕的文物古迹,值得光宗耀祖的历史纪念物。
3历史情况
解放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时都被“红卫兵”破除毁灭掉,十分可惜,祠堂也被政府征用作为粮仓,堂内文物也被毁了。
凤山楼一系张廖氏,六房中有两房于清雍正间迁移台湾,子裔常回凤山楼祭祖访亲。
与土楼相伴相生的,当属于在土楼侧围小门的棕树,这棵棕树据当地老人说已经有两三百年的树龄,是相当珍贵的古树了。
凤山楼居住的村民系客家人,当地人民热情好客,欢迎着从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旅客。
新年愿望是什么?且吃且喝,最尽兴在此刻。最美的画面,存在脑海里,成为最珍贵的记忆,永远都不想抹去。
回忆起自己参加徒步以来的心路历程,也是感慨不已。一个人徒步是炼心,一群人徒步是开心,就为自己因参加徒步身心受益的感受记上一笔吧!
着一身亮丽的徒步队服,穿上一双健步鞋,早早集中在同济医院大楼门口的部分徒友,打起旗帜,背起徒步音箱,组织有序地引导着徒友们整齐队列行进。每晚七点二十分,轻松欢快的徒步乐曲响起,这就是同济乐徒特有的集结场景,无论春夏秋冬,串起了一年52个自然周的每一天长年累月,历久弥新。
同济乐徒徒步旗帜招展、徒步音乐响起,引得众多路人驻足观望,品头论足。队列里自发地有徒友瞻前顾后规整队伍,徒友们性情各异,有说话叽叽喳喳急性子的,也有温文尔雅慢性子的;有快言快语热情洋溢的,也有字字句句慢条斯理的;有初上徒步队伍就让人刮目相看的,也有脚步轻盈可爱暖心的,也有顽皮机灵青春扬溢的……女徒友里不乏蕙心兰质者,男徒友里更多温和帅气大暖男……
通过徒步,认识的徒友也多了起来,一个个符号般的网名化作了一位位鲜活灵动的真人,大家虽少有交流,但因热爱徒步亲近大自然的共同爱好而相互欣赏,彼此鼓励,共享快乐。
今天(2020.12.27)共29位参加同济乐徒五周年庆的徒友们,明年,继续!祝愿大家“脸上笑开花,心里乐开花”。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回首2020年,有遗憾,有不舍,终将一笑而过。辞旧迎新之际,就将一切烦恼赶跑吧。2021年,让我们在同济乐徒大旗下继续阔步前行!
诏安同济乐徒组织活动历年回顾链接:
【名医风采】诏安同济医院外科主任马进
诏安同济“乐徒”徒步俱乐部成立记事
链接网址:诏安同济乐徒户外运动协会二周年庆组织徒步乌山红旗岩活动 https://c.m.163.com/news/a/D6FGKU940516DSPP.html?spss=newsapp
珍惜现在 健步未来——诏安同济乐徒户外运动协会三周年庆九侯岩行
诏安县同济乐徒迎新春心得感怀祝福
诏安县同济乐徒户外徒步活动迎新春心得感言
冬春夏秋是一年——写在“徒步魅力诏安同济”四周年庆之际
诏安同济乐徒首次得到福建诏安精华武校提供徒步队服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