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西行的基本路线。自长安出发——出玉门关——今新疆,古西域——进入中亚细亚诸国,经葱岭——古波斯,今伊朗属地(吐火罗)穿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克什米尔高原——今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今尼泊尔——渡恒河,北印度
重点经行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玄奘出发及译经之地;
凉州(今甘肃武威):古丝路重镇,玄奘出发时2/3人口为外国商人
玉门关(今甘肃安西县):初唐的边关,玄奘偷渡玉门五关
高昌故城(今新疆吐鲁番):玄奘取经的转折点;
罗布泊:著名的楼兰古国,玄奘回程途经楼兰;
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天山历险;
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著名的古西域城市;
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丝路重镇,唐朝此地建有“中华门”;
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玄奘称之为“大头痛山”;
阿富汗梵衍那国(今巴米扬地区):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及卧佛;
克什米尔高原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佛教初期的兴盛之地;
尼泊尔,印度(南渡恒河,新德里——蓝毗尼——那烂陀一线)
所经过重要地
627年(唐贞观元年)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
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
行经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
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鲁番)
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
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
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苏境内乌什城西部的天山别迭里山口,海拔4284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国境,经七昼夜翻越险峻的冰山,从高昌带来的小徒弟死2个,兵卒冻毙十之三四)
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城(亦称碎叶,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八公里处)
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达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
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三百余户的小城,均为突厥劫掠而来的中国人)
西南行两百里,到白水城(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北)
西南行两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笯赤建国(乌兹别克塔什干地区汗阿巴德)
西行两百里,至赭时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处)
南行千余里,至沛汗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
西行千余里,至?堵利瑟那国(塔吉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西北行入大碛(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大沙漠)
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其内城东门叫中国门)
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一百公里处)
西行两百里,至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
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
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这里已近咸海,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余里,至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
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重登帕米尔高原,先前翻越葱岭是走的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现在则要翻越它的西部边缘才能到达北印度
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尔高原的险要隘口-—铁门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
出铁门,至睹贷罗国(吐火罗)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
行六百余里,出睹货逻国境,至梵衍那国。有大佛像,即著名之巴米扬大佛。
“梵衍那国,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势邑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里,北背高岩。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气序寒烈。风俗刚犷,多衣皮褐,亦其所宜。文字风教,货币之用,同睹货逻国,语言少异,仪貌大同。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敬。商估往来者,天神现征祥,示祟变,求福德。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
王城东北山阿有石佛立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城东二三里伽蓝中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
从此东行入雪山,逾越黑岭,至迦毕试国,即今之阿富汗喀布尔。
“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气序风寒,人性暴犷,言辞鄙亵,婚姻杂乱。文字大同睹货逻国,习俗、语言、风教颇异。服用毛氎,衣兼皮褐。货用金钱、银钱及小铜钱,规矩模样异于诸国。王,刹利种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慑邻境,统十余国。爱育百姓,敬崇三宝,岁造丈八尺银佛像,兼设无遮大会,周给贫窭,惠施鳏寡。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
东南行数百里至活国(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巴尔赫)
南行入揭植国(阿富汗得哈斯城)
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阿富汗之巴米扬,有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立石佛像)-—东南行两百余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泽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毕试国(阿富汗喀布尔流域)
东行六百里,越黑岭,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地区,
至滥波国(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
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
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
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
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
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
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巴基斯坦东北境)-—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
至迦湿弥罗国(即克什米尔,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
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
东行四百余里,至遏罗补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
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
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
东北行百五十里,至阇烂达罗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
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
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
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
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
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
东行四百余里,至窣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
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
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
东南行四百余里,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
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
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
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戒日王的羯若鞠阇国(唐言曲女城国,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
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
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
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
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二十公里处,见佛诸遗迹,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
东南行五百余里,至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毗罗卫国,今在尼泊尔)。
劫比罗伐窣堵国,乃佛降生地(今称蓝毗尼圣园)。乃净饭王之国。建有无忧王塔(阿育王塔)。
劫比罗伐窣堵,又作迦毗罗婆苏都、迦毗罗皤容都、迦毗罗卫、迦维罗阅、迦毗罗,迦维等,梵文Kapilavastu之音译。意译作黄色,是为释迦牟尼的故乡。
《一切经音义》:“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毗罗卫国,或日罗,皆梵语讹略也即是释迦如来降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迦毗罗城具云迦比罗皤容都,言迦比罗者此云黄色也;皤蛆都者,所依处也。谓上古有黄头仙人,依此处修道古因名也。”该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境内今巴达利亚地区。
佛降生处“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澄清皎镜,杂花弥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菩萨以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当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则曰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当此三月十五日。
次东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二龙浴太子处也。
菩萨生已,不扶而行于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随足所蹈,出大莲花。二龙踊出,住虚空中,而各吐水,一冷一暖,以浴太子。”
拘尸那揭罗国,乃佛涅槃处。“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旧云阿利罗跋提河,讹也。典谓言之尸赖拿伐底河,译曰有金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其树类槲,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特高,如来寂灭之所也。”
“傍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基虽倾陷,尚高二百余尺。前建石柱,以记如来寂灭之事,虽有文记,不书日月。闻诸先记曰: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般涅槃,当此三月十五日也。说一切有部则佛以迦赖底迦月后半八日入般涅槃,当此九月八日也。自佛涅槃,诸部异议,或云千二百余年,或云千三百余年,或云千五百余年,或云已过九百,未满千年。”
从此西北千四五百里,逾山入谷,至尼波罗国。(中印度境,今尼泊尔)。
南渡殑伽河(今恒河),至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
“摩揭陁国无忧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一百年,命世君临,威被殊俗。”
有精舍。如来成道于此。
“如来以印度吠舍佉月后半八日成等正觉,当此三月八日也。上座部则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成等正觉,当此三月十五日也。是时如来年三十矣。或曰年三十五矣。”
羯若鞠阇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西临殑伽河。国曲女城,玄奘于此会见戒日王。并做法会。
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
公元631年,玄奘到达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时约十月初。
这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五年。那烂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的巴尔贡村。
附注
佛陀降生地蓝毗尼,地在尼泊尔南部鲁潘德希县,距首都加德满都三百多公里,离印度北方邦约二十多公里。
释迦牟尼的传说
约公元前7—5(?)世纪时,蓝毗尼所在地是释迦族建立的一个小国,国名叫迦毗罗卫,国王为净饭王。王后摩耶夫人怀孕临产前,依照时俗返回娘家待产,途经蓝毗尼花园(当初是佛祖释迦牟尼外公天臂城主须菩提的别宫)休息时,她手攀娑罗双树,生下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名悉达多·乔达摩·释迦摩尼。
孩子出生后7天,摩耶夫人即去世,悉达多王子由姨母抚养成人。
悉达多王子相貌端庄,天资聪颖。父亲净饭王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在他16岁时,娶了邻国一位美丽的公主。
悉达多29岁那年,抛弃了王子的高贵地位,离别妻儿,剃掉须发,在深山旷野中遍访名师,以求解脱人生的痛苦。
在他35岁时,终于在一棵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此后他创建了佛教。成道后长期在恒河流域讲经传道,后来他的弟子传教于南亚东南亚,以及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西域,直到中国、日本、朝鲜,使得佛教逐渐传播开来。
一千五百多年前晋代高僧法显曾到蓝毗尼朝觐。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第六卷里记载了他在此地的见闻。
据统计,玄奘西行取经,历时17年,徒步5万里行程,经过当时的138个国家,带回梵文佛教经典657部。作者/何新(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传承栏目编辑/贺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