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根据的上海租界内外的实际情况,出版畅销小说《魔都》,从此,魔都成为上海的别称,到近几十年时间内,人们提到上海,却仍然找不到其他任何其它词语,能够比“魔都”这个词语来形容这个“不可思议”的城市更贴切,所以,魔都依然是上海的别称。
魔都对于上海来说,包含多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上海的房价高得不可想象,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也比大多数城市高出许多,特别是很多理念,总是超出一般思维水平,就拿旅游经济来说,哈尔滨大楼这栋昔日流氓、阿飞满楼窜的地方,如今却被打造成游客喜欢的文创园,就体现出上海的魔性。
哈尔滨大楼及其周边地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是租界同华界交界的地方,也是上海公共租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哈尔滨路溧阳路口,城市核心区域的东北方向,距离代表性景区外滩只有两三公里距离,旁边不远处就是四川北路公园。
哈尔滨大楼属于一个建筑群,房屋楼层不高,多为两三层高的厂房、楼房,部分房屋下面还有地下室,据记载,最初这里是美国人开办的一个公司,叫汇芳锯木公司,生意还不错,可在1937年,大楼遭到日军炮火袭击,大部分楼顶被掀掉,美国老板便丢下大楼逃命,从此便无人管理收租。
那时候,全国形势都不是很好,由于战争原因,大批难民涌入上海,住房特别紧张,哈尔滨大楼很快成为难民、灾民及无业游民栖身之地,多的时候有3000多人,逐渐形成带有黑帮性质的天地会、小刀会等帮会,社会治安极其复杂,小偷流氓满街窜,夜晚行人都不敢单独路过。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上海加强哈尔滨大楼的规范管理,先后以新人习艺场、机电厂的身份存在,在2013年,机电厂破产被改造成时尚文化创意园,成为音乐创作、文化展示、酒吧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场所,使得哈尔滨大楼古朴中带有文艺气息,备受年轻人,尤其是小姐姐喜欢。
哈尔滨大楼从出生至今,发生过多次改变,先是从工厂变为流氓聚集地,再成为新人习艺场、机电厂,最后成为文创园,每一次改变或多或少都有时代的影子,特别是如今成为文创园,更是彰显上海的经济多元化,也正是如此,才有上海长久不衰的繁荣,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