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 冬季下江南,到绍兴上虞,便能感到南国冬日的不同——山水朗润,青葱依旧。若是花上几个半天走走停停,便知这一方水土的美妙景色背后,一段段人文历史更加令人流连忘返,久久回味。近日,中央媒体记者采访团走进上虞采风,了解“诗源东山,文化上虞”的独特魅力。 小小一方水土 两项国家级非遗 上虞,一方滋衍中华文明序章的灵秀沃土,地属河姆渡文化圈。据考证,距今5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上虞先民已在此繁衍生息,托举起文明的星星火种。
上虞地属河姆渡文化圈(上虞区委宣传部供图) 越窑青瓷在上虞发源,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瓷器,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2011年,上虞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小仙坛窑址、凤凰山窑址群是全国文保单位。上虞区委区政府从2014年起精心谋划创建瓷源文化小镇。小镇位于上浦镇大善小坞村,面积3.2平方公里,境内有禁山窑址(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过6年努力,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艺术引领区一期已投用,艺术引领区二期、三期在建。小镇已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并吸引顾氏越窑、古越轩收藏馆、越青堂三家本地青瓷企业入驻,建设目标是通过高等院校和本地传统技艺的有机结合,打造全国瓷文化传播新高地,并结合考古遗址公园、野外拓展基地等资源,创建国家级研学旅行营地。 青瓷之后,梁祝传说也在上虞演绎。上虞丰惠镇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发生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梁祝文化艺术高峰的代表作,其第一句就点明“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滨,有一个祝英台”。早在1952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虞拍摄完成;2003年,《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在上虞首发;2006年,上虞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英台之乡,梁祝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截至目前,上虞已公布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合计16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绍兴市级41项;公布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合计102人次,其中国家级1人,浙江省级13人,绍兴市级40人。小小一方水土,两项国家级非遗,上虞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这片土地无时无刻不闪烁着灵秀动人的光泽。 “浙东唐诗之路” 三次群贤毕至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千余年前,李白写就《秋下荆门》,寻访东山。这座令诗仙也念念不忘的山正位于上虞,东晋宰相谢安曾长期隐居在此,并与兰亭王羲之、新昌支遁、余姚许洵及上虞孙绰(居东山下)等名士唱和雅聚,“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后又“东山再起”,淝水大捷,居功至伟。因其“风流之东山”,这里逐渐成为东晋之后的历代文人墨客仰慕朝圣之地。 而南朝宋时的谢灵运、谢惠连多次相聚东山游吟唱和,又使之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成为唐诗之路上风流人物的“心之所向”。据考证,与李白同时期的前后四百余位唐代诗人,下江南,入钱塘,沿运河,溯娥江,游历浙东山水,寻访名士风流,共计留下1500余首诗词,终于荟萃成一条独特的“浙东唐诗之路”。
东山谢公祠以及“浙东唐诗之路”路线图(上虞区委宣传部供图) 2006年初冬,国内13位著名学者专程探访“浙东唐诗之路”,其中包括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大学校长薛天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尹小林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以及安徽大学陶新民教授等唐代文学研究专家。他们在东山谢安墓前久久伫立,向谢安这位历代文人敬仰的先贤致敬。他们表示,能来东山凭吊谢安是我辈的幸运,因为谢安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侄孙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他们认为,曹娥江两岸风景怡人,不亚于开封之“清明上河图”。专家们提出,“上虞不仅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 比“东山雅聚”更早的群贤毕至,可以追溯到“舜会百官”。作为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虞舜,就出生在上虞曹娥江畔的虹蛘村,其因孝感动天、德被万方的事迹被后世尊为“明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 上虞山水因人而圣化,“浙东唐诗之路”因上虞而发轫。今天,上虞正在加快推进大东山景区的开发建设,全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名山圣地。 时空穿梭,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下,一个全新的上虞正在破土而出。自2013年底撤市设区之后,上虞正式成为绍兴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县,年轻的区,正在新时代中焕发创新活力。青春的上虞,正从历史的薄雾中走来,从渔歌唱晚的乡愁中走来,它有五千年成竹在胸,正与伟大时代共同飞奔,拥抱更加蔚蓝广阔的大湾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