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这一站:喋血雄关南昆仑
南宁近郊有座昆仑关,昆仑关边有个战役遗址,跟博物馆一样。上图是馆里的战场复原模型。
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临死前日记:“帝国皇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更顽强的军队。”
昆仑关,位于桂中宾阳县和邕宁县的交界处,关道深长险要,东西两边峰峦对峙,绵亘不绝,邕宾公路沿着古道由南向北,盘绕其间,自古以来成为南宁北面的天然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中十分惨烈的“昆仑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路出昆仑关,林中不见天,巢卑幽鸟护,树老怪藤缠。(明:鲁铎)
无攻略自助行的好处就是可以听从灵魂的召唤,随心所欲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东西。
本已经准备前往东兴了,等车过程中聊及抗战,聊及惨烈的昆仑关战役发生地距离南宁不过几十公里远。当即改变计划,让同学带着我驱车前往。省道交会车多,车速不快,正好看看路两旁的地貌,出南宁市区往北,三塘、四塘、......南方雨水多,从这些沿用许久的地名可以推断当年这些地方应该是河网水塘,地形嘛,自然相对平坦。五塘六塘起,地势开始起伏,但也只是南方常见的小丘陵,称不上有险可守。
到了昆仑关战役遗址所在地附近的八塘、九塘,感觉就不同了。山虽不高,但山形相对高峻且连绵成片。这种情况,对做好准备的防守方显然有利许多。记得看过某个关于昆仑关战役的纪录片,有位老兵回忆当年战斗艰难时提及:“一路都是仰攻,山路狭窄,脚下全是死伤的弟兄们,只能踩着他们的身体往上冲,站都站不稳....... 就在这片海拔不过三百多米的南方丘陵地带,当时国军唯一的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五军与在日俄战争中获得“钢军”称号并侵华战争后长期担任主攻的第五师团,往返拉锯,血战月余,阻敌于昆仑关一带。
1939年底,日军为切断我国际交通运输线,从钦州湾登陆,进占南宁,并企图继续北上迂回威胁战时陪都重庆。国军数十万将士参与桂南会战,其中最惨烈的战役发生在昆仑关。阵地三易三得,在我付出万余人伤亡的情况下毙敌四千多,虽代价沉重,但阻止了日军继续北犯,粉碎了日军的战略意图。这是抗战时期攻坚战获胜的少有实例。此战之后,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下图:昆仑关南牌坊
中央横匾: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杜聿明
中央竖联:芳烈长流为国家尽忠民族尽孝,英豪继起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蒋中正
左右副坊竖联:血花飞舞苦战兼旬攻克昆仑寒敌胆,华表巍峨扬威万里待清倭寇慰忠魂——民国三十年军长杜聿明题
右副坊横匾:雄关铭勋——李宗仁题
左副坊横匾:毅魂长雄——徐永昌敬题
背面:
中央横匾: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杜聿明题
中央竖联:昆仑关下英雄记,革命军前金石光——民国三十三年于右任敬题
左右副坊竖联:战绩令人怀壮烈,国殇为鬼亦雄奇——顾祝同题
右副坊横匾:气横关河——张发奎敬书
左副坊横匾:民族正气——余汉谋题
三、纪 念塔
塔身(三角形共三面)
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 念塔——杜聿明
塔座(六角形共六面,三面有题词)碧血千秋——蒋中正题;气塞苍冥——何应钦敬题;
以下碑文题记和感受引用自谢新浪博主:忽然一周。
感谢他的整理!这里摘录借用一下:
还有一面有小字题词,不清晰,事后查资料,方知是白崇禧撰写的纪念碑题记。
“昆仑关,位邕宁东北,在大明山中,长约数十里,形势险要。宋狄武襄尝因以破侬智高,而智高之失邕州,弃广南,终穷蹙以死。自失关始,民国二十八年冬,倭寇既铩羽长沙,各战区犹胶着不得呈。乃潜师钦州,由龙门港登陆,掩袭邕宁。仗其锋锐进踞昆仑要隘,欲以北捣湖湘,贯通粤汉;西略柳庆,威胁滇黔,兼堵塞我滇缅国际路,断军实来源,以屈我师,势汹汹不可遏。迩时余方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承命布防。关不复即邕不复,邕不复寇不可□。倭寇袭邕兵力,初为第五师团及二十八师团。凭关据险,援寇复由粤蜂至。若寇援不断,则关不易克。乃以第三十八集团军所辖第五军之荣誉一师、新编第二十二师、第二OO师,暨第一、第二两补充团,配装甲兵团攻关;第九十二师进九塘、钹八塘;第九十九军进七塘外围呲关,及八堵塘寇奔窜;第六十六军之一五九师,由永淳转进高田协攻关;第十六集团军遮寇邕钦联络线。部署既定,磨厉以须。初如虎蹲,卒如狮搏。计自十二月十八日起,无日不战,无战不烈。□□□凡十数日而关复。当我军之始攻关也,守寇负固死斗,飞机更番轰炸,侧防火网伺隙扫射,冲锋恒数十百次,终不迫近。寇复纵毒气,相持五昼夜不下。迨我合围之势已成,援寇阻绝;守寇唯仰飞机济弹馕。我军连捷,士气大奋扬,乃一鼓聚歼之。寇伤亡五千余人,其第五师团旅团长中村正雄殪焉。关既复,寇谋以杀。末期月,邕宁果复。我将士夺关死者且万余人,伤哉!初,将士忠髓丛瘗关侧山巅,戎马仓皇,仅封而不树。越二年,杜军长聿明始重建墓园、塔、坊,丐余表且铭之,铭曰:东夷猾夏,大邦为仇。繄维多士,克壮其猷。秉忠执义,式曷凶虐。一往无前,神武绰绰。雄关巍峨,狂寇所资。是实我圉,莫惠我师。再接再厉,寇甲崩摧。关山无恙,壮士不归。自古有死,死得其所。气薄云天,血热后土。英灵赫赫,芳草萋萋。千秋万世,视此丰碑。
白崇禧,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月 日立石”
四、纪 念亭
纪 念亭中有一石碑,上面正反面均有碑文,已经十分模糊了,可以分辨出来的是杜聿明作的碑文。
感受:一是昆仑关战役是国民党军在1939年末和日本人打的一场硬仗,纪 念墓园是1944年立的,能原样保持到现在,不容易。因为中共建立新中国以后,许多国民党抗战时期的烈士墓多是年久失修,更有许多在十年内乱的“文革”中惨遭破坏或者捣毁。因为有相当一段时期,当局并不承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上抵抗日本军队的作战行动,反而宣扬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从峨眉山下来摘抗战胜利的大桃子。现在这个墓园能保持得如此,不知是一直未受破坏呢?还是曾受到破坏后又重新修复的呢?二是在如此一个庄重的纪 念墓园里,最重要的题词位置——墓园牌坊正匾题词,纪 念塔身题词等,全是让给了战役直接指挥者,浴血奋战亲临前线指挥,攻克收复昆仑关的的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来题写,连蒋介石身为抗战最高领袖,都谦让三分,可见众多国民党将领们的人品不低。不象我们的许多纪 念牌的题词,都是请领导们来题词,尽管许多领导并没有参加过实际战斗,甚至和战役没有任何关系。三是这些国民党将领们显然都不是一介粗人,没文化的武夫们,所写题词显然很有哲理,很有古文化的功底,书法更是名显其能,不是无能之辈。
昆仑关战役遗址 博物馆
2007年8月,为了对昆仑关旧址进行保护开发,大力开展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南宁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
该馆主体建筑由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长子戴复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设计。全馆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1000余件/套。
这是新建不久的烈士丰碑林,昆仑山战役中,牺牲中华英烈共二百二十姓氏,立一百一十立柱,每柱两姓表达后人对先烈的哀思。
博物馆前的石刻版画
博物馆内的模拟场景
博物馆内的蜡像
两军作战部队军用品展示
关于昆仑关战役的详细资料请阅读链接网上可百度搜索到许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