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海淀区旅游
海淀区景点介绍
圆明园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方壶胜境基本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位于福海东北岸湾内,四宜书屋之东,涵虚朗鉴之北。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山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景点位置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
北京大学西门
北京大学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座中国大陆最牛的高等学府也是来北京之旅的必去地方。北京大学西门是拍照的人最多的校门。景点位置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大水法
曾经圆明园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如今只留下遗迹容后人想象。景点介绍大水法是圆明园中的西洋楼景区一部分。西洋楼景区的主体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大水法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园内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大水法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
钓鱼台银杏大道
•北京秋日赏杏地标,深秋霜重,满地落黄,摄影师必打卡的地方。景点介绍每到深秋时节,钓鱼台国宾馆东墙外的这条银杏大道,就变成了北京最美的一道风景。无数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蜂拥至此,踩在满地金黄的银杏叶上,四周一片金黄,拍出来的照片十分好看。在这儿可以看到情侣相互依偎,老伴儿们手牵手相伴,无数新人也都会选择在此拍摄婚纱照。不过秋天的白天会有大量游客,如果想要拍出人少景美的好片儿,建议就要赶早在清晨时过来。特别提示银杏大道的最佳观赏时间是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前后会有一些浮动,取决于天气影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钓鱼台国宾馆东墙外
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长廊位于昆明湖的北岸,万寿山南侧,建造于乾隆年间。长廊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曾经被损毁,后来1888年又重新建造,目前是颐和园内最值得观赏的景点之一。长廊两侧画有大量的壁画,画作之丰富曾经上过世界吉尼斯纪录,又被称作“世界第一廊”。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类型: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30分钟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30-20: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7:00-19: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颐和园门票内。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NationalScienceLibrar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中国,主要为自然科学、边缘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该中心为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成员。文献情报中心建于1950年4月,1951年2月,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85年1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同时保留“
北京植物园樱桃沟
樱桃沟位于卧佛寺西北,也叫植物园樱桃沟,是植物园内的一条自然溪谷。明代于山涧两旁遍植樱桃树,因而得名樱桃沟。如今除了樱桃之外,还有杏桃、迎春、海棠、牡丹、芍药等花卉,依时节次第开放,溪水淙淙,宛若世外桃源。樱桃沟地貌呈树枝状分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湿润。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构成了樱桃沟丰富的野趣。瞧一瞧石上松的峥嵘,听一听元宝石神奇的传说,驻足水源头体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优美意境。樱桃沟水源头景观,曾以一泓山泉四季喷涌闻名,泉水清澈甘甜,不逊杭州虎跑泉,沟内清泉茶社设有茶座,游客可驻足品尝一下甘美的樱桃泉,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地址:北京市海
海晏堂前流水槽
原为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旧物,今在北京大学校园内。
北大半月诗碑
乾隆时期遗留下来的半月诗碑文物。位于北京大学校园西北墙角处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为乾隆御书诗碑。该碑为乾隆御书《半月台》诗碑,属圆明园遗物,原来立于长春园“海岳开襟”东侧的半月台,诗文内容描述的是半月台的景色。至于石碑何时移至北大已无从考证。景点位置北京大学校园西北墙角处
北大钟亭
在距离慈济寺不远处,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文物——钟亭。六角的小亭子里悬挂着一枚大铜钟,钟身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景点位置:北大校园内
北大慈济寺
未名湖南岸的慈济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济寺建于清代,因古时用于祭祀花神,所以民间也称“花神庙”。慈济寺后毁于一场大火,仅留存现今的门洞作为其遗址,成为北大未名湖畔的一处重要景观。但如今,它竟成了考试许愿墙。写满了‘我要考上北大’,偶尔还能看到‘我要上清华’。”2013年,慈济寺被迫进行重新粉刷,覆盖掉了这些涂鸦,还加装了护栏。旁边立有“保护文物,禁止入内”的牌子。景点地址:北京大学校园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总面积739.4公顷。公园毗邻西五环,是距北京城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是在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建国初,小西山一片荒山秃岭,满目疮痍。1952年北京市开始大规模绿化小西山,经过林场六十年的辛勤造林、抚育和管护,形成了今日郁郁葱葱的小西山森林景象。公园地带性植被为温带夏绿阔叶林,现有植物共计517种,分属90科。小西山纷繁的树种和不同的混交林形成四季分明、风景秀丽的森林景观。春季桃杏满坡,山野吐翠;夏季林木森森,浓荫蔽日;秋季红叶如云,金风送爽;冬季松柏长春,银装素裹。公园门区占地
国家级森林公园
翠湖湿地公园
北京市翠湖湿地公园位于海淀区上庄镇,西临稻香湖公园,东接上庄水库,南北皆为市级绿化园林带,园内规划占地面积700公顷。翠湖湿地生态园由青旅集团公司与锦绣大地公司及北京市水利局、海淀区共同投资建设,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植物繁茂的区域。目前,翠湖湿地一期工程已完工,通过开挖200m环湖生态渠,将上庄水库北侧的l500亩低凹地构造成具有湿地生态特征的生态园,并引进湿地动植物,建设荷花塘、芦苇塘、野生湿地植物展览区、水禽池、湿地生态农业、科教园区、观赏鱼塘和垂钓区、水上公园等九大功能区域,总面积100万m2。翠湖湿地生态园利用湿地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结构,进行功能区
摩诃庵
摩诃庵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南玲珑巷,慈寿寺塔东边。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此处原为太监赵政的墓地,赵政集资建此庵,希望有寺僧世代为他烧香。据说修建此庵所用的砖木都是修建故宫剩下的余料,整个建筑相当精美。寺院坐北朝南,共3路。中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山门殿、大雄宝殿、后殿,并有东西配殿及配房,最后为赵政墓地。院四隅各建角楼一座。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风格。殿顶中部团龙藻井异常精美,殿内有明代壁画。殿前月台两侧有明碑2座。东路金刚殿,殿内壁上嵌有61方明代重临集篆三十二体金刚经刻石,刻工精美。摩诃庵向以宏敞净洁著称,明清两代文人墨客春游至此,观景赏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团城演武厅
健锐营演武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麓,俗称团城演武厅,清代军营古建筑。外观如城堡,始建于清乾隆朝。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清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地方势力以石雕楼抵御,清军久攻失利,便在此建演练攻占雕楼的兵营健锐云梯营,终于平定了大、小金川。为庆祝胜利,曾在此建实胜寺(己毁圮)。健锐营,又称健锐云梯营、飞虎健锐云梯营、香山健锐营,是清八旗禁卫军中一支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部队。健锐营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大小金川之战、大小和卓之战、平定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库仑之战等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健锐营最终于1911年随着清政府及八旗制度的灭亡而消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静明园
静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地区。玉泉山早在金代就建有“芙蓉殿”,称玉泉行宫;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建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玉泉山辟为行宫,名“澄心园”,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为“静明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再次大加修葺,增建了玉峰塔等景观并命名了“静明园十六景”。静明园分为东山景区和西山景区两大部分,分别包括若干景点,共同构成了静明园的别样风景。静明园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焚毁,许多景观无存。2006年5月,静明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生寺
觉生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北三环路甲31号,俗称大钟寺,占地300多万平方米,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该寺坐北朝南,中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已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及东西藏经楼,主殿房两侧各有配殿。大钟楼是寺内的核心建筑,高20米,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楼内高悬永乐大钟,因镌刻有《华严经》,又称华严钟,为明成祖朱棣令京师铸钟厂铸造,先放在汉经厂,万历年间移置万寿寺,雍正年间移至觉生寺。大钟通高6.75米,口径3.3米,重46.5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钟。钟身内外铸有佛经咒100余种,总计23万多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谐趣园
谐趣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地仅数亩的小园,趣味究在何处,略举一二。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
昆明湖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约为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元朝定都北京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慧河,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注入湖中,成为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至清朝,乾隆皇帝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乾隆皇帝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
十七孔桥
是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创建。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凌波。颐和园依山水,园中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4分之3。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有一西堤,堤上也修造六座造形优美的桥。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系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颐和园,原是作为帝王的行宫与游赏花园,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整座园林,以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为中心,依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