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寺,原名石公庵,位于苏州金庭镇西山岛上,是太湖第一胜迹石公山景区的一颗璀璨明珠。石公寺始建于何时,尚无详细资料可考,但是按照现存资料推算,至少在明代之前。明代著名孝子姚希孟(万历四十七年成进士,为南都掌院,著有《清閟全书》、《文毅集》。)曾有《石公山记》中记载“行数百武,至石公庵。庵面南,湖涌湍迅,洑在阶墀外,湖之旷而近,诸刹所不及。”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也曾前往石公寺。1814年,龚自珍留下名人尺牍续集卷九:“余以戊寅岁来游洞庭两山,有纪游诗一卷。庚辰春又游,补前游所未至,得诗不盈卷也。兹录四章,望舟中雅鉴。廉峰先生大坛坫是正,同岁生龚自珍敬状上。”小简后附诗云:“舟到西山岸,寻幽迤逦斜,居然六七里,无境不烟霞,遂发石公寺,言过神女家,云和风静里,已度万梅花。”。
石公寺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曾为寺,也为庵。为此,还留下了浮玉北堂,是昔日石公寺专门接待女宾之地。至今仍然留下李铎名联“烟雨环绕三山外,吴越平分一水间”。
清代的石公寺就比较有名了。顺治年间,西山显庆禅寺住持进京主持顺治为董鄂妃葬礼举行的佛事活动,贡献卓越,受到顺治的赏识,遂得御书“敬佛”二字带回寺中。至今御墨亭仍然留于石公山腰。显庆禅寺毁后,建有包山禅寺,为现在吴中佛教协会所在地。
1936年,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就曾专程游览石公寺,其在该年5月的《越风》杂志上发表了《记游洞庭西山》一文,写道:“隔壁石公寺,石公山归该寺管领。除开一祠一寺,石公山再没有房屋,惟有树木和山石而已”,又在书中表述到:出石公寺向右,经过节烈祠门首,到归云洞。洞中供奉山石雕成的观音像,比人高两尺光景,气度很不坏,可惜装了金,看不出雕凿的手法。”证明了石公寺原址位于石公山顶,现在的地方为上个世纪80年代移建。
1937年,著名音乐家田汉和冼星海即使在战乱期间,仍然不忘游览石公寺,把酒太湖边,探讨家国安危;夜宿石公寺,畅想辉煌诗篇。他们在石公寺前留影,今日仍收录在《田汉文集》之中。
1956年,少林寺高僧海灯法师云游西山,见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就此落脚,在石公寺里当了一名住持。这一住就是十年,期间被推选为吴县政协委员。直到文革中,于1967年被迫离开石公山。在其间,海灯法师除了习武-以外,也热心为本地农民抓药治病,深得当地人好评。时隔二十年后,1987年冬,海灯法师故地重游,特地在石公山住了10天,并在此处树立了梅花桩,建了陈列室,西边一间为他当年修行打坐的禅房,中间为兵器展厅。至今,海灯法师留下的这些文物仍然被完好保存。1989年春初,海灯法师辞别人世,终年87岁,在圆寂之前立下遗嘱,要“归骨石公”。石公山后山建有海灯法师灵骨塔。今日,石公寺已经成为石公山最重要景点,每年接待近10万游客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