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石口位于河北赤城县北,是明长城宣府镇上的一座重要关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关因此而得名。这座耸立于关前的独石上,镌刻着“突兀孤秀”、“一石飞来”两组大字。独石城坐落在南北流向的两河之间,左为黄龙河,右为青龙河,背靠蜘蛛山,所以有“二龙戏珠”之说。元末明初它就以“朔方屏障”驰名天下。
独石口处在冀北山地与坝上草原的交界线上,是沽水入塞的山口,是元望云道由草原进入山地的隘口,更是明代宣府(都司)防御辖区内北路防区须倾全力而防御的关口。142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时驻独石大阅将士,1430年移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于此,始建关城,初为黄土夯筑,后改用青砖包砌。在明代200多年间,这里战争频繁,边泰之日甚少,“土木之变”时独石口曾被蒙古族瓦剌部攻破,关城遭到毁坏。当时有一名叫田坤的千总死于战斗之中,田坤的女儿率兵浴血抗战,最后寡不敌众,被围逼在关口南面的山崖之上,她不甘被俘受侮纵身跳崖殉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将此崖命为舍身崖。
康熙大帝玄烨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统六军亲征噶尔丹,出塞、班师皆走望云古道,并驻跸独石口,巡察了这里的险绝形势和边关防务。清以来,在独石口曾设过理事厅,北辖多仑,南管延庆,相当今张家口市,民国时期设过独石县。
独石口长城修筑完备于明嘉靖年间。西起为今宣化、崇礼、赤城三县交界处的大尖山(锁阳关北),到独石口向东南下,沿黑河与白河的分水岭,经镇安堡、龙门所至后城的马道梁入延庆永宁四海与八达岭段相接,全长四百六十余里。
独石口西沟常宁山上的明长城,是基本保存完好的石筑长城,高5-7米,上宽1米,下宽4米,长约5公里。在最高峰尚存一座雄伟壮观、轮廓基本完好的砖砌敌楼。其特点是依山傍势,就地取材,多为石砌,沿山脊而走,呈环状分布,共有内、外两道长城。外长城约255公里,东起滴水崖堡所管的新宁墩,向北经龙门所、镇安堡、清泉堡直达独石口,向西抵-再南下经镇宁堡、赤城堡、龙门卫入宣化界。从滴水崖的镇南墩起向西经雕鹗、东兴堡、龙门卫(龙关)的六台子是一道内边墙,全长84.5公里,平地而起,多为土筑,是京师出居庸关的第二道防线。
如今赤城境内的长城除独石口城西沟外,还有姚家湾南沟一线比较完好,其余多已坍塌。而敌楼和烽火台还到处可见。这些伟大的古代军防建筑已经成为我们后人了解历史的见证。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镇境内
乘车线路:赤城乘开往独石口或沽源的班车,到独石口下车后西行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