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岁月,用东去的江河水,勾勒出华夏弓形的海岸线。长江、淮河与黄海不舍昼夜地融汇,交织塑造了蓬勃盎然的苏北里下河大平原。滔滔淮河从位于河南中部的桐柏群山里涌来,一路南下汇入洪泽湖——从这里开始,便是淮河的下游。淮河通过入江水道,经高邮湖、邵伯湖、京杭大运河里运河段,最后在扬州的三江营汇入长江......
建国70年来,扬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究其根源,与新中国成立之初,扬州百万人民在中央和江苏省政府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治理淮河活动,密不可分。这是一组令人动容的数据:半个多世纪以来,扬州治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35亿元、开挖土石方79亿立方米、修建各类水库402座、建设282座大中型水闸、166座大中型灌排泵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位于扬州地区的淮河流域早已建立起由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工程、行洪区等组成的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确保了淮河洪水得以快速入江、通海。
泽湖大堤旁耸立着一座石碑,这块碑是依照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亲笔题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而雕刻。触摸这块高高的石碑,仿佛推开了历史之门,瞬间把人们带进了那个难忘的岁月,让已经泛黄的画面重又变得鲜活清晰......
一、洪泽湖大堤
历史上的洪泽湖,早先是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唐代以后才叫洪泽湖。洪泽湖,湖底高出苏北平原4至8米,是一个“悬湖”。湖水的主要来源是淮河;湖水的出口则分别是入江水道和苏北灌溉总渠,这也是千里淮河之水进入江和汇入大海的主要通道。其中,70%以上的淮河水量经由入江水道,流进扬州境内的高邮湖、邵伯湖、里运河,到达三江营,最后汇入长江。
洪泽湖大堤北起淮安码头镇,南迄洪泽蒋坝镇,逶迤70多公里,大堤高8至9米,底宽50至150米,顶宽10至30米。有108道弯和建于明清两朝的“仁、义、礼、智、信”共五道减水坝,每一坝都呈半弧状环抱一泓湖水。洪泽湖大堤,创造了世界最长水坝的纪录,被誉为“水上长城”;是仅次于四川都江堰的国内第二大古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有坝引水工程。如今,洪泽湖大堤仍是苏北平原防洪的坚固屏障,在历年防洪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6年5月25日,洪泽湖大堤作为汉代至清代近2000年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受到国家层面的保护。
驱车从洪泽湖大堤出发,过了三河闸,便来到了淮河入江水道。过去,淮河下游只有一条入江水道,流量不到8000立方米/每秒。只要淮河洪水流量超过8000立方米,高邮和江都的归海坝必须强行扒开。届时,洪水便会从里下河地区一路直淹到黄海边,百姓家破人亡、农田损失惨重。
而现在,淮河下游的泄洪出路已经从过去的1条增加到现在的4条;泄洪总流量最高可达到1.827万立方米/每秒,主要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达到50到100年一遇。千百年来泛滥成性的淮河终于实现了归槽——东流入海、南下归江。
二、淮河入江水道
眼前这座大桥下,就是宽阔的淮河入江水道。此时的淮河入江水道水波不兴,渔歌唱晚;然而,一旦淮河暴怒起来,千万方洪水便会呼啸着从这里滚滚而下,直泻长江。
淮河入江水道工程的兴建历史由来已久,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历经疏浚扩挖。1969年,曾按照12000立方米/每秒流量进行设计建设;1991年,作为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对淮河入江水道实施了系统治理,主要工程基本建成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洪水排泄工程格局。因此,淮河入江水道在2003年、2007年的淮河大洪水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几十年来,党和政府投入巨资,持续整治淮河入江水道,消除河段滩面阻水、提高沿线堤防标准、更新老化失修设施,大幅度提高淮河下游防洪泄洪能力。
2011年12月9日,建国后最大规模的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开工仪式,在扬州高邮举行。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上起洪泽湖三河闸、下至江都附近的三江营,全长157.2公里。设计泄洪能力12000立方米/每秒,可将淮河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泄入长江,与入海水道、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等工程联合运用,使洪泽湖大堤的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同时,也将承泄京杭大运河、宝应湖、高邮湖地区及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涝水,有效改善区域排涝状况,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千年古镇邵伯
车子下了淮河入江水道大堤,穿过高邮湖漫水公路,沿着铺设在大运河堤上的江淮公路,一路直奔向千年古镇邵伯。
始建于战国春秋的邵伯镇,雄踞于京杭大运河畔,素有“江淮要津”美誉。唐宋之时,邵伯就成为大运河古镇之一。到了明清两朝,已是万家灯火、商旅如织的重要商埠。邵伯古镇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河码头。自中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挖邗沟贯通长江和淮河之后,邵伯就成为南北往来的必经之路。然而,这里也曾是淮河洪水放荡不羁之地。
在邵伯镇西郊的大运河堤上,有一座斗野亭,内置铁牛一座,古人用于镇水。这铁牛长1.98米,高1.10米,重两吨。铸工精细,造型生动,横卧在基座上。史载:清朝康熙年间,淮河大水,邵伯决堤水深1.3米,百姓受灾严重。于是,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十二只动物,即“九牛二虎一只鸡”。
这其中的九牛,分别放置于江苏境内的涟水县城东门外、洪泽县的三河闸、高良涧、洪泽湖、高邮马棚湾、邵伯、瓜洲等地;二虎实为石雕壁虎,置于扬州壁虎坝(现扬州湾头镇);一鸡则在江都昭关坝。
岁月苍桑,如今只剩下几只铁牛散落于运河大堤上,邵伯铁牛便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只。瞧这铁牛:浑黑厚重,犄角扬起,双目对天,仍在“哞哞”地祈祷着淮水安澜“里下河”。
数百年来,邵伯镇的铁牛静卧于大运河岸边,见证着当年淮河洪水冲入大运河,造成堤坝溃决,灾及里下河平原的悲惨历史。如今,它再也不用阻挡泱泱洪水,只需闲看日落了。登上高高的运河大堤远眺,只见湖光浩渺,帆影点点;近看农家炊烟,孩童嘻戏,乐趣无穷。
四、江都水利枢纽
车子驶出邵伯古镇,径直南下,半个小时后便到达了著名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它是淮河下游的最后一座水利工程。1961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到1977年,一个拥有远东最大排灌能力,能发电、能航运的综合水利枢纽在中国东部横空出世。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水闸、2座船闸及配套工程组成。全站共拥有33台机组,总功率为49800千瓦;每秒钟可提引江水473吨,自引江水550吨;一小时抽水量可供40500亩田插秧;一天一夜的抽水量,如果注入宽深1米的水渠,可以绕地球一周。
在扬州的治淮历史上,“南水北调”无疑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节点。南水北调,就是抽取长江水,沿大运河一路北上,解决我国北方山东、河北等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供水区域控制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15%。直接受益人口达1.1亿人,是世界上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
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总投资5000亿元,工期40年至50年,每年从长江向北方调水448亿立方米,比一条黄河的年度水量还多。从这一刻起,“南水北调”这个21世纪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型工程,终于从战略构想走进铿锵现实。
五、七河八岛”生态中心
沿里运河继续驱车行驶,便来到了位于扬州东郊的“七河八岛”生态中心。
2016年9月,扬州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将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确定为未来5年扬州重点抓好的10件大事之一,并争取进入省级和国家规划。
2017年2月6日,在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郑重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
自此,扬州率先提出的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设想,正式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工程。
目前,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已经跳出扬州一地,成为关系苏中、苏北绿色发展的重要省级战略。这其中,淮河入江之水的必经之处——“七河八岛”区域,便显得格外醒目。
“七河八岛”,由扬州境内的七条河流及由其分割而成的八个大小岛屿组成。这“七河”自西向东分别为:京杭大运河、壁虎河、新河、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高水河。受到这七条河流的分割,天然呈现出了八个岛屿。它们自东向西分别为:聚凤岛、芒稻岛、金湾半岛、自在岛、凤羽岛、山河岛、壁虎岛和新河岛。这是一个由大运河历经沧桑岁月在苏中大平原上冲刷出的十里绿色长廊。在这个区域里,不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而且文化积淀深厚。
“清晨解缆发秦邮,落照维扬驻御舟。”1751年,乾隆帝首次南巡,写下了这首留传千古的《维扬览古》一诗。当年,乾隆率众臣进入扬州城之前,坐船经过的水域就是现在“七河八岛”所在地。
如今,站在行驶在大运河里的船头,可以目睹一条条载重船队南来北往穿梭,一派黄金水道的繁忙景象;大运河水平稳流淌,朝着几十公里外的长江滚滚而去......
上世纪70年代,在大运河上修建的治淮船闸工程相继完成,遇到淮河发洪水时,不再需要登上七河八岛筑坝挡水;加之在岛上生活进出全靠划船,遇到汛期几乎与外界隔绝。因此,几十年来这些岛屿上人们的活动也渐渐少了。然而,正是由于这个独特原因,岛上的生态却是完整地保护下来,变成了城市的“绿肺”。
于是,“七河八岛”这一全国罕见的城内巨型湿地公园,就此正式闪亮登场。
近年来,扬州围绕建设水乡特色城市理念,先后完成了古运河、邗沟河、七里河等多条河道的绿化风光带建设。形成了以“河、湖、城、园”为核心,以“古、绿、水、文、秀”为特色的滨水绿化新格局。
2015年8月8日,央视在黄金频道《新闻联播》里用1分57秒时间,向全国介绍了扬州“治城先治水”的做法。节目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扬州通过控制污染、污水处理、雨污分流、活水循环等综合措施,成功消灭了黑臭河。城区河道基本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提升。
2013年,扬州由此被水利部列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国试点城市......“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在无数诗词中诵颂的扬州滨水园林景观,如今重又展现在人们眼前。
六、淮河入江口——三江营
终于,到达了位于长江边上的三江营。
终于,来到了千里淮河纵横中国大地的最后一站。
滔滔的淮河从桐柏群山里涌来、滚滚的长江从格拉丹东雪山走来,中华民族的两大母亲河,终于在此聚会。
伟哉壮哉,天地之间,莽莽苍苍。
正午的阳光映照在这片江河交汇之处,水面上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舞动着条条金龙。数不清的船只顺江而下,一艘艘万吨巨轮溯流而上……
三江营,乃三江汇合之处。它是扬子江、小夹江、太平江所共同孕育的儿子,旧称三江口。五代时,吴王杨溥在这里检阅水师,被称作銮江口。由于清朝在这里驻有一个水兵营叫三江营。从此,人们就用兵营名称代替了地名。这片依江扼淮的土地上,曾经有一座繁华小镇,小镇就叫三江营镇。只可惜,由于受到长江水对北岸的长期冲刷,昔日繁华三江营镇,如今已经沉入江中。
三江营,地处长江下游的夹江口。东边,滚滚长江奔腾不息;西边,滔滔淮河蜿蜒而下。三江营在长江与淮河的交汇点上,一面镇淮河之关隘,是苏北水路的门户;一面据长江之要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与上海吴淞口、南通狼山、江阴要塞、镇江象山并列为长江五大江防要塞。
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舰在长江横行而上,意欲侵占镇江。7月13日,9艘英舰驶至三江营江面。三江营的88名守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与江对面的圌山守军一道奋勇抗击,用重炮组成了猛烈的火网,迫使英舰仓皇倒退20余里,取得了鸦片战争中长江战斗的首次胜利。
1939年1月,新四军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三、四两个支队跨过长江,来到三江营与先期到达的二支队会合。从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苏中抗日斗争。今天,“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纪念碑”还在三江营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也正是在这里。1949年4月20日,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军舰,无视警告擅自闯入长江,并公然炮击中国人民。人民解放军立即用大炮回击,重伤"紫石英"号并使其搁浅。此为“紫石英”号事件,又称中英长江炮战。中国人民的英勇行为震惊了全世界。
三江营军民用他们的铮铮铁骨,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将鸦片战争的耻辱雪洗到滔滔东去的江水之中......
如今,这里早已经不再是兵家必争之地,已经成为商家必争的风水宝地。为策应国家沿江大开发战略,这里兴建起了开发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一幢幢高大的厂房,日新月异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千百年来因淮河洪水,造成“七圩八荡十年九荒”的旧面貌。
国家一级口岸的江都港,取代了治淮先驱张謇先生在这里设立的客运码头的荒凉。如今的三江营,已成为游客抚今追昔的胜地。
站在淮河和长江的交汇处,不由心情澎湃激荡:历经无数年风雨,我们的母亲河淮河遭过太多的苦难,受过太多的创伤;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淮河才获得了新生。千里淮河沿岸那一座座高耸的治淮丰碑,一颗颗璀璨的淮上明珠,便是淮河母亲重又变得年轻和充满活力的最好佐证。
缅怀淮河的历史,是对于浩荡淮河由衷的尊重。伫立于淮水之畔,远眺那些别开生面的治淮古建筑和气势宏大的治淮新工程,更会产生对于“中华民族”这个名词的深深敬意。
建国以来,扬州治淮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彻底终结了淮河水患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淮河先后7次发生较大的洪水都没有泛滥成灾;历经17次较大的干旱年份,通过调引江水灌溉,使得干旱灾情大大降低。旱涝保收的治淮工程体系加速了里下河地区农村耕作制度的改变,数百万亩“沤田”已全部改成稻麦两熟的高产田。地处淮河下游的苏北和苏中地区,从解放初开始治淮,到2016年,按当年价折算其防洪经济效益达8575亿元;综合投入产出比为1∶5.5,其中防洪达1∶10.4。
苏北治淮工程,在新中国治淮史上和人类抗击自然灾害史上,均谱写出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一代代扬州儿女在里下河大平原上,餐风宿露,挥汗流血,创出的这般千秋伟业,是大禹治水以来从未有人做到的。
真可谓:“大禹应无恙,当惊淮河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