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沿黄公路途经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位处合阳县的洽川黄河湿地,素来有着“小江南”的美称。洽川湿地作为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温泉湖泊型湿地,“万亩芦苇,千眼温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是它的真实写照。
随着沿黄公路的开通,这般美景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知,同时,当地的湿地保护工作者也在努力构建和维护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沿黄公路多个市县都有湿地
“黄河最美在洽川”
听说黄河沿岸著名的洽川湿地位于合阳县,9月25日,华商报记者离开大荔县,直奔目的地。行驶在沿黄路上,透过车窗向外望,不时能看到满载着莲藕的蔬菜运输车从一旁驶过。道路东侧多是滩涂和水塘,可以看到许多莲菜池、鱼塘。
驶入合阳县后,映入眼帘的湿地景观变得更加壮观,水鸟在低空飞翔,芦苇荡一望无际。
顺着沿黄公路继续前行,进入洽川镇,道路两边的标语随处可见,上面写着:“爱护自然湿地,珍惜美好环境”,“保护湿地功在当代,生态平衡惠在千秋”。
到达黄河流域最大的温泉湖泊型湿地——洽川湿地,记者了解到,目前洽川湿地已和周边多个景区合并,统称为洽川风景名胜区,坐落在合阳县城以东22公里处,占地约176平方公里。
进入风景区,湿地与天然形成的芦苇荡野趣盎然,湖泊上有人泛舟游览,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胜景。远眺黄河水,水面宽阔,奔涌向前;背后是黄土峰林,古朴雄浑,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卷。
景区工作人员张文雅说:“自古就流传着‘黄河最美在洽川’的佳话。虽然沿黄一线多个市县都有湿地风光,但风景最好的还是洽川,这里湿地面积大、景观丰富,而且保护得非常好,可以说是黄河湿地的精华所在。”
沿黄公路通车让洽川风景区游客量增长60%以上
曾经的洽川虽然拥有着美丽的风光,知晓率却不高。张文雅告诉华商报记者:“洽川湿地十几年前就已经开放了,因为离县城比较远,通到景区的乡村土路一到雨天就全是泥泞,我们自己上班都发愁,更别说游客了。”
而现在,记者顺利地从公路走进景区,景区外的道路都已进行了硬化,停车场十分宽敞,游客车辆整齐划一停放其中。
“洽川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大多是从2016年到2017年开始建设的。当时听说沿黄公路将通过洽川镇,这对景区来说是个机遇,景区的基础设施,也借此机会提升标准。沿黄公路带来了很多游客,景区也用全新的面貌,接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张文雅介绍,“自从沿黄公路通车以后,洽川风景区的游客数量增长了60%以上,还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镇上开了不少农家乐,一到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大家都是这条公路的受益者。”
湿地鸟类数量从148种增加到170余种
在张文雅看来,景区工作人员的职责,是让更多人看到最原生态的湿地美景,因此,他们所要做的不是改造自然,而是维护湿地生态。
合阳县湿地办的工作人员乔天民介绍,合阳县的湿地是黄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最完整、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河流型湿地,也为内陆候鸟的迁徙提供重要驿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保护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我们合阳湿地的主要特征,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据统计,湿地内现有水生和陆生动植物保护种类200多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有30多种,例如大鸨、黑鹳、白琵鹭等。为了让湿地的生态环境长久留存,我们一直在行动,着力预防和打击那些破坏湿地和滥捕滥猎的行为,近几年,湿地的自然环境有明显改观。”乔天民说。
目前,洽川湿地内鸟类的种群数量,由原来的148种增加到17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的数量,已增加到5000余只。不仅如此,曾经多年不见的东方白鹳,近几年也重新出现在了洽川。“湿地是母亲河给我们的馈赠,我们要保护好它。”乔天民说。
有游客带孩子来湿地公园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从湿地公园的廊桥穿越芦苇荡,记者向着黄河的方向走去,不一会儿,便可走到湿地公园的最高点——观黄楼,这是公园内离黄河最近的位置之一,游客能近距离观看黄河水奔腾而过。
从西安来洽川游玩的李先生一家,正站在观黄楼上向东远眺,他指向黄河的方向,告诉两个孩子:“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
从观黄楼俯瞰,芦苇荡一望无际,满池莲叶摇曳生姿。看到如此美景,两个孩子手舞足蹈。李先生说,现在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太少,平时只能在画册里看到黄河,但仅凭图片和想象,孩子很难感受黄河的壮丽风光。
李先生回忆:“两个孩子对自然地理很感兴趣,有次我女儿问我,‘爸爸,什么是湿地呀?’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向孩子解释,太专业的描述孩子没法理解。所以,这次就带他们来湿地公园逛一逛,让他们亲眼看到黄河,接受大自然的教育,这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实习记者 白仲夏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李新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