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沈海、潍莱高速之前,从烟台开车到潍坊,通常要走206国道,其在两个城市之间这一段,也叫烟潍公路。
(如今206国道烟台开发区段的情景)
烟潍公路,始建于1920年代,后来经过多次整修,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而在1920年代修建这条公路时,还有不少有趣的历史花絮,这篇故事就带大家盘点一下相关的小知识。
1、古代的驿道
根据山东交通史志资料记载,烟潍公路的前身为古代的官马大道(也就是驿道),从秦汉至明清,进出胶东半岛,主要都是经过这条道路。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胶东半岛上的莱州和登州两府的驻地,均在这条线路上,因此,在1920年代修建时,也有一定的基础。
2、修建有“山东”背景
烟潍公路是在1920年开始动工。根据记载,当时华北大旱,北洋政府决定以工代赈,兴修公路,筑路的工人主要来自当时受灾较重的临清、曹县等地。当年11月在潍县举办了开工典礼。
这条公路经过掖县(莱州)和蓬莱(登州),而这两者又是民国风云人物张宗昌和吴佩孚的老家,因此,民间颇有传言是两人背后出力,促成道路上马立项。
(蓬莱南门立交桥,老烟潍路也曾从这里经过)
从史料记载来看,吴佩孚多少与这条路有些关系,因为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后,直系主持北洋政府,作为直系主将的吴佩孚也有比较大的话语权;而张宗昌与这条路的修建,应该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1920年时,他还处在人生的一个低谷阶段,当上山东督办,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根据民国史的记载,当时北洋政府的内阁总理(理论上是项目的最终拍板人)是靳云鹏,他的故乡虽然不在道路沿线,但终究也是山东人,总之,这条路的修建的确有很深的“山东”背景。
3、开工时曾拍过纪录片
根据《烟台市交通志》的记载,当年烟潍公路开工典礼时,组织方曾拍过纪录片,当时电影技术比较简陋,常见的就是手摇式摄影机,只有图像,没有声音。
根据《烟台市交通志》的记载,烟潍公路当时为全省公路之冠,也系全国三条号路之一(其他两条是哪里,暂未见记载)。
在当时,似乎已经有了重大活动拍纪录片的习惯,有的历史爱好者还收藏过北洋时期阅兵的纪录影片。
4、曾设想作为烟潍铁路的前身
史料记载,早在1860年代,烟台开埠之后,就曾有英国商人建议修建烟潍铁路。不过,一直没有实行。
到了20世纪之后,青岛随着胶济铁路的开通而大获其利,在这种情况下,修建烟潍铁路又成为当时的一个热点话题。
根据记载,1920年代修建烟潍公路时,是以铁路路基为标准,当时就曾设想,以后条件允许,在公路基础上改造为铁路。可惜,这一设想,此后并没有实现。
5、当时标准很高的一条路
烟潍公路,在1920年代修建时,可谓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的高标准道路。
而山东省交通大事记中也记载说:“1920年山东省开始修筑烟台至潍坊公路……1922年1月完成全线通车。此系当时国内修建质量较好的公路之一。”
(现在206国道上的胶莱河大桥)
不过,虽然整体标准比较高,但因为条件限制,公路经过潍河、胶莱河、夹河时,并没有修建大桥,而是要靠木船摆渡。
6、里程与时速
1920年代修建的烟潍公路,全长约290公里,分两段完工,潍县至龙口段长160公里,1921年完成;龙口至烟台段长约130公里,1922年通车。
通车之后的烟潍公路,自东向西,从烟台西郊车站出发,中间经过福山永福园、古现、八角、刘家沟、蓬莱、栾家口、黄县、龙口、黄山馆、掖县、昌邑,到达潍县东关汽车站。
(福山永福园的老路旧址)
刚才说的站点可能是比较大一些的,中间还有不少,比如蓬莱的平畅河、解宋营,招远的磁口,掖县的朱桥、平里店,平度的灰埠、新河等等。
(平度新河北镇,现在的206国道就在这里跨过胶莱河大桥)
现在公路讲究设计时速,而根据记载,烟潍公路当时的行车时速大概在40公里左右,从烟台到潍坊,按照这个速度跑下来,理论上需要七八个小时左右。但综合1920年代的总体情况来看,一般需要两天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