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表情主要出现在两个地方,一个在公共设施上,一个在当地人的面孔上,而后者更为灵动和真切,它是城市的内心。在这个并不古老也不年轻的城市里,从相机的长镜头里远远看到的面孔,或安静或焦虑,或轻松或疲惫,即使是一个看不到面孔的背景,似乎有一种相同的气息,是独自。或者用另一个词来表述:“强烈的自我”。他们行走、他们工作、他们看一本书、他们侧头回望,都有这个气息扑面而来。这个星球上每一处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现实,这是我们共同的“小时代”。
在朋友的独幢住宅里相聚,窗外花园里的万年青长得已和人一样高了,餐桌上只是红烧鸡翅和田园沙拉两道菜,水果鲜艳且巨大。头发已染霜的朋友说,日常的休闲之地就是MALL和家里的前后花园,不像国内不时有不同由头和形式的饭局,在这里,人和人的交往,总是和家人的最多,朋友都没有国内多,大家多是自己过自己的,即使是出去旅游,家庭组合也最多。私人化的简单生活,是温哥华人的“小宇宙”。那其中的底气和自信,其实暗香四溢。
1887年,当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延至温哥华后,第一批华工在这里停留。直到今天,温哥华依然是亚裔热衷的移民目的地。这里是北美华人重镇,广东话、普通话在许多地方通用,不懂英文想购物,下一个街角可能就会出现一个华人超市。在许多大超市,汉字标识大过英文,只不过价格前面是加元的标识。
温哥华市郊的波因特格雷,是犹如一座大花园的UBC大学,全称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世界排名30多。校园占地面积1000英亩,有200多幢建筑物、自己的街市,是个完全自我小世界。在这个以医学院、理学院见长的著名大学里,有一个世界著名的裸体浴场——Spanish Bay,夏天时,人们为此而来。向温哥华当地人问起,得到“没有去过”、“不知道情况”、“没有留意”这样的回答。事实上,也的确没有文字渲染的那种盛况。
温哥华艺术家们聚集在温哥华的东区。他们大部分的工作室由废弃工厂的厂房改造而成,与北京的798是同一种味道。一年中他们会举办一些艺术展,艺术展期间许多工作室对外开放,展览和出售作品。3加元就可以买到一张36寸大小的快印艺术图片,比宜家出售的镜框画便宜,还有更有收藏价值。
温东区要比798冷清,也比798小和低调了许多。它们真的还是工作室的样子,没有那么多商业的作态。从外面看那些工作室是厂房或者是库房的模样,可是在那没有重新油漆的沉重大铁门后面,却有让你惊艳丽的框架设计和独特色彩。那些艺术青年沉默,有着单纯的微笑,衣着和用品看上去,生活清苦。
在温哥华,靠艺术来成功很难。我们的朋友丹一直画画,每年靠不定量的平面设计为生,过得可称为惨淡。可是,不想成立自己的公司,也不想出去上班,做点事,画点画。他说。你和他们身影相背的时候,不自觉会有哲人一样的内心感叹:简单才有自在,简单的他们享受着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