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漓江下游。南方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黄姚山水灵秀,素有“小桂林”之称。宋代时,因为此地人家只有黄、姚两姓,故得名“黄姚”。明末清初,从广东南海、高明、鹤山等地,迁入大量客家人,使世居黄姚的姓氏达到30多个,也使黄姚镇初具规模,形成“九宫八卦阵”式的街道格局,清乾隆年间到民国是黄姚发展的鼎盛时期,家家经商,户户开店,手工业和加工业兴旺发达。
对古镇人来说,修桥铺路是行善积德的事,也是黄姚人一生最应该做的善事。方圆不足四平方公里的黄姚镇内,就有珠江、姚江和兴宁河穿镇而过,形态各异的十五座石桥横跨河面,连接两岸。这些桥不但造型美观,而且坚固实用,黄姚也因此被称为“石桥博物馆”,形成了“有山有水,有水有桥,有桥有亭,有亭有联,有联有匾”的独特风景和不文景观。这一座座石桥,一个个亭台,都与黄姚人的善德有关。
位于亭子溪上的这座平板石桥,就是由当地的几位寡妇捐建的。相传,清代初期,一年春夏之交,姚江暴发水患,一位小贩从亭子溪涉水回来,不料,失足坠河,被大水冲走,赶来的妻儿痛不欲生,还好被黄姚镇上几位寡妇劝住,才没有轻生。
河边时有发生的悲剧,让这几位妇女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其中一位就提议,姐妹几个一起出钱,为乡民们建一座石桥,另外几位听了,纷纷响应。然而,封建社会的妇女们,要靠一己之力捐建一座桥,这可谈何容易。为此,有的姐妹卖掉了陪嫁首饰,有的熬夜替人缝补洗衣,赚到的钱,大家一文一文地凑在一起,历时三年,终于凑够了银两。姐妹们悄悄请来做工的人,又买来长石,在亭子溪上架起了这座三米多长,近一米宽的简易平石桥。石桥连通了去往昭平县城的陆路,大大方便了乡邻出行。后来,当人们得知,捐桥的是黄姚镇上的几位寡妇,无不交口称赞,于是,就把这座桥叫作了“寡母桥”。
清顺治年间,昭平知县陈定国来到黄姚,被修桥的故事深深打动,可是听到桥名唤作“寡母桥”,又觉不雅,于是题下“枕漱”二字,取“枕流漱石”之意。300多年过去,如今的石桥上依然人来人往,成为古镇乐善好德之风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