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总第865期),原题为《洛阳:现代唐风与工业文化》。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 编辑覃柳笛
近年来,洛阳面对的议题,是如何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彰显城市魅力,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1月28日晚,市民在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应天门景区广场观赏游玩
近年来,洛阳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无论是《风起洛阳》《登场了!洛阳》这样体现着城市人文底蕴的网络视听作品,还是通过河南卫视播出的舞蹈节目《洛神水赋》《龙门金刚》,都成功让洛阳一次次出圈。
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不仅仅是洛阳向外展示形象的名片。
2022年5月,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洛阳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文化复兴作为城市更新试点的三大重点内容之一,提出“保持城市格局尺度,保护洛阳古都风貌,复兴城市历史文化”“彰显洛阳十三朝古都、工业遗存资源丰厚等地方特色”“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
为塑造一座古今辉映、独具魅力的城市,从注重挖掘文化特色的规划设计、风貌管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文旅融合的产业赋能,洛阳已经在行动。
“洛阳模式”奠定基础
洛阳群山环抱、水系发达,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
“洛阳的城市形态和城市风貌特色,离不开‘五都荟洛,四水绕城’的格局。”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松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五都荟洛”,是指洛阳独有的都城遗址体系。在伊洛河沿线,分布有二里头、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其规模之庞大举世罕见。
“四水绕城”,则指洛河、伊河、瀍河、涧河水系在洛阳纵横交叉。张松杰说:“孟津县、吉利区合并设区后,黄河也成为洛阳水系的一部分,因此洛阳如今是五河润泽。”
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和都城遗址分布,深刻影响了现代洛阳的城市建设。
洛阳是国家“一五”计划时期的重点建设城市,其一期城市总规便调集了国内精锐、邀请苏联专家指导。这份城市总规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避开金元故城、东周王城,将城市区向西延展至文物古迹较少的涧河以西地区。
跳出老城建新城的规划思路,在当时的国内城市建设中极具开创意义,被誉为“洛阳模式”,写入规划教科书。
平衡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一直是洛阳城市规划的重点。“洛阳是全国最早一批主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城市。”张松杰说。
20世纪80年代之初,改革开放拉开高速城镇化的序幕,洛阳率先提出了“先考古发掘后建设”。1987年,《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根据这一规划,洛阳大量的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存得以留存。
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1994年编制的第三期城市总规,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纳入其中;2008年我市编制了第四期城市总规,并同步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洛阳的城市建设,先后经历了向西跨越涧河,向南跨越洛河及伊河的发展格局,均与保护优先的规划思路密切相关,洛阳也因此呈现出古代遗址与现代城市错落相间、相映成辉的景象。
近年来,洛阳面对的议题,则是如何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彰显城市魅力,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2018年,洛阳第五期城市总规修编全面展开,新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2050发展战略规划也开启同步编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老城更新学部副主任杨亮在介绍洛阳相关规划项目时说:“在明确底线之后,我们希望再走一步。就是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历史保护为前置条件,对城市空间形态布局进行战略性思考和总体控制。”
2021年5月21日,游客在洛阳中国一拖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参观(张浩然/摄)
彰显古韵,塑造新风
近年来,洛阳市相继编制了《中国龙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隋唐洛阳城保护规划》《汉魏故城保护规划》《邙山陵墓群保护规划》《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出台《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法规,为延续城市文脉保驾护航。
同时,洛阳的城市设计工作也全面展开,并在总体城市设计中提出了“山河风光,古都风韵,乐活风尚”的城市总体风貌特色愿景。
“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洛阳也曾出现盲目对标发达城市建设高楼大厦、城市风貌缺乏管理的现象,但洛阳及时发现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纠偏。”张松杰说。
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好彰显洛阳特色风貌,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门组织开展了城市风貌管理深度研究工作。
张松杰坦言,找到洛阳特色风貌的立足点并非易事,因为洛阳“家底”太厚,选择突出哪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一直是相关研究工作中争议最大的部分。
“从史前河洛、夏商周的最早中国,到汉魏隋唐的辉煌强盛;从明清时期的中原商业经济到中国现代工业的奠基,洛阳城市建设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理念、建筑形态制式与风格。”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洛阳市城市风貌管控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由洛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基于对当地自然山水、城址脉络、历史人文的深入研究,明确洛阳将塑造以“现代唐风”为主体的城市风貌。
据介绍,“现代唐风”是一种以唐风建筑或者唐风元素为母题,展现多元包容洛阳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的建筑风貌。
“并不是要去做简单的仿唐建筑,而是引导城市现代建筑把握唐代建筑雍容大气、出挑深远的神韵,探索出体现洛阳特色的建筑风貌。”张松杰说。
规整有序、典雅庄重的洛阳市委党校新校区,以及借鉴了唐代建筑木构形象、以流线外观和水景体现水墨画神韵的洛阳市文化中心,便是洛阳近年来塑造“现代唐风”的代表建筑。
目前,洛阳正在实施城市风貌提升工程。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体现唐风韵味的基础上,“现代唐风”在不同区域可以有不同的特征体现。
“如果不考虑区域本身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便会造成新的‘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因此,《导则》更像一个大纲,为风貌管控划定了临山、滨水、遗址等不同的重点区,对建筑设计进行引导。”张松杰说。
6月12日,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洛阳城遗址宫城区
大遗址融入城市发展
当前洛阳的城市风貌提升工程,将打造隋唐文化标识作为了一项重要内容。
相当长的时间内,“神都洛阳”只保存在看不见的地下遗址里。历史上洛阳几经损毁,宋金以后,洛阳逐渐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又因战火侵袭,繁荣有序的古都胜景淹没在了时间烟尘之中。
在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上,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作为主会场舞台背景惊艳亮相,人们发觉,原来“神都洛阳”已从一种文化想象变为看得见的城市景观。
2017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同意洛阳以隋唐洛阳城为依托建设国家遗址公园。目前,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已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洛阳的一张文化名片。
“很可喜地看到,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里,无论是市民还是外地的游客,都能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隋唐时期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气魄与面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
自2006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后,遗址保护便开始融入洛阳的城市发展。
隋唐洛阳城和汉魏洛阳故城先后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定鼎门、遗址植物园,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东北城墙等保护展示工程也相继建设完成。
“这些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苦力活,没有那么多精心策划和包装过的融资、开发、地产项目等‘诗外功夫’。”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在评价洛阳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时说。
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望向洛河南岸,一大片林木郁郁葱葱——那是在洛阳市第四期城市总规中为保护大遗址而划定的非建设区,其面积22平方公里,覆盖里坊遗址区西部和洛阳城市的中心地带。
在此建成的隋唐洛阳城遗址植物园,已成为洛阳的城市绿肺和文化休闲打卡地。新春期间,这里有游园会、民俗灯会,市民可以看到舞龙舞狮、打铁花表演;牡丹花期有花朝节,除了赏花踏青,还可以观赏祭花神仪式,参与投壶、射艺和飞花令游戏……
洛阳市文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善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既有效保护了遗址,又挖掘阐释了遗址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成为城市地标和城市象征,遗址区的环境风貌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洛阳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也将大遗址区域保护及利用展示纳入了城市更新视野:充分发挥大遗址保护利用片区的集群优势和协同效应,统筹部署片区内大遗址保护利用,推动大遗址融入现代生活。
“十四五”期间,还有九个相关项目将作为洛阳市重点项目继续推进。薛善民表示,项目建成后不仅将使隋唐历史文化与空间氛围深度融入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还将使洛南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让市民共享大遗址保护成果。
演员演绎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
营造沉浸式场景
“经过十余年探索,我们发现仅仅保护了遗址、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历史信息还不够,一些有内涵的历史知识、文化价值还没有充分阐释出来。”薛善民说。
为让遗址真正“活起来”,隋唐洛阳城近年来开始重点营造沉浸式场景。
例如,沉浸式互动情景演出《神都志·天门有道》以狄仁杰探案为主线,《明堂韶乐·唐宫梦乐》则再现武则天时期祭祀乐舞,在遗址区不同景点,还有依据场景打造的剧本娱乐。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大鹏表示,洛阳正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思路,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交互式传播”,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据悉,2021年,洛阳接待游客1.17亿人次、旅游收入92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5%和16.1%。
2022年春节期间,洛阳推出唐风演艺112场,吸引了12万游客沉浸式感受其中。除演艺之外,投壶、宫灯、团扇等国风手作,穿汉服游唐宫、九州夜课等系列国潮活动,也成为洛阳打造沉浸式文旅内容产品的一部分。
洛阳的城市气质不止于古都这一面。实际上,工业文化也是老洛阳的底色。
在“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中,有7项被安排在洛阳。洛阳的城市建设最初正是基于工业化而生长,如今涧西区工业遗产不仅有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建筑文化景观,也承载着寄托着市民情感。
在涧西区建设路,洛铜、洛轴、一拖、洛矿等工业遗产建筑一字排开,数个厂前广场雄伟开阔、一线相连。
目前,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家企业的厂区建筑被评为国家工业遗产,涧西工业文化遗产街区则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在一拖厂前广场西侧,有着全国首个以“现代农耕”为主题的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展示着不同年代的东方红拖拉机。原一拖建机厂的20 余座老旧厂房,已变为工业风格的文创产业集聚区——东方文创园,吸引入驻企业30余家。
一些条件适宜的老厂房,正在向沉浸式文旅聚集区转变。国机重工洛阳建筑机械厂便被改造为天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引进相声剧场和怀旧餐厅,2020年以来,已吸引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收入约3亿元。
目前,洛阳已提出,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
洛阳市民许鹍从小生活在涧西区的36号街坊。城市更新之下,现在36号街坊正在进行修缮及内部改造。
未来,涧西区的部分街坊将成为集居民居住、生活服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苏式街坊活化典范,许鹍希望这里的社区文化也能留下来。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洛阳工业遗产文化研究院副主任王云红认为:“让居民生活融入工业文化,在城市更新浪潮中延续时代记忆,才能真正实现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转变。”
监制:夏宇
编辑:顾佳 贇
制作:郭赛玲、史佳庆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