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质结构的宫殿,服务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故宫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建成的,曾经住过二十多位皇帝,在当时百姓的眼里,这里既象征着绝对的王权,也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在古老的北京故宫周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砖。他们说故宫的每一块砖头,都是用金子漫过的,甚至比金子都要贵,这是怎么回事呢?
前些年,一对永乐的御窑金砖拍卖成交价格为八十多万,让故宫的“金砖”再一次涌入世人的眼球。
说起金砖为什么这么贵,还要追溯到明朝,燕王朱棣迁都紫禁城时,他们一起研究应该铺什么样的地砖,才能够彰显皇家的威仪,掌管工部的剻祥从长远考虑,经过千挑万选,最终采用了苏州的陆慕砖窑。
因为这个地方的土质特别好,生产出来的砖又坚硬又细腻,“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当时人们都很惊讶,认为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地砖,皇帝也很满意,不但让工匠连夜赶制,给了他们大笔的银子,还将村子改了名。
这个村子原本叫“余窑村”,改过名字叫“御窑村”,后来这个村子成了故宫直销厂家,专门给故宫生产地砖,开始叫“京砖”,后来因为口误“京”“金”相似,就成了“金砖”,不过还是名副其实的,因为这砖太值钱了,简直是天价砖。
不过叫它“金砖”也不为过,在明朝时期,制造一块“京砖”成本价太高了,从选择泥土到京砖的制成,需要720天,也就是需要两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成本里,付出的工艺上的努力又是非常多的,从成本上来看,“金砖”也是名副其实的。
明朝称“御窑村”烧制的地砖是“一两黄金一块砖”,有好事着经过计算说:“相当于现在十万人民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现在卖出去的价值,可远远超过十万。
砖窑的烧制工艺极为复杂而又讲究,仅仅取土这一项工作就要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等七道工序。
光的制作所谓的“黏土”所费的时间就是很多的,先要将上等的泥土放在空气里晒整整一年,为的是去掉它的“土性“,然后用水把土浸泡开,让很多牛反复踩踏,据说这样能除去其中的气泡。
稠密的泥团还要反复摔打,然后装到模具里,再用板子盖上,几个工匠站在板子上多次踩踏,直到将泥团踩实。
最后入窑的时候,已经过了七八个月了,但还没完,在烧制过程中还要用一种特殊的草,熏掉它的湿气,然后用柴烧一个月,再用松枝烧一个月,最后用桐油浇在表面上让它光可鉴人,才算最终完成作品。
当时窑厂还有“质检员”,每烧好一批都要进行抽查,如果有六七成不合格,所有的砖都要废掉,重新再烧制一遍,简直是暴殄天物,然而没办法,谁让它在最贵的故宫里呢?
当年建造故宫用了八千多万块砖,制造之繁难,工艺之复杂,让百姓十分惊叹和好奇,他们都传说紫禁城的砖“是用金子做的”,因为价值昂贵。
金砖厚度很大,夏天时踏在上面,感觉十分凉爽,据说如果地砖放桌子上还能为瓜果降温,简直是“冰砖”,非常实用,可见这里面凝聚着工匠们的辛苦和智慧。
宫廷戏里每天上朝,大臣都跪在金砖上喊“万岁万万岁”,夏天的时候说实话他们还感觉挺凉爽的。
前几年在一次拍卖会上,金砖以八十万一对成交,而且外国人也纷纷抢购,让人咂舌。外国人还说:太值了。
后来网友评论说,他们还不如去故宫“搬砖”。
可惜的是随着王朝的覆灭,制造金砖的工艺也消失了,现在没人知道如何造这样神奇的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