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去一趟绍兴,千万不要错过新昌县的大佛寺,全寺以石窟造像为特色,有“江南敦煌石窟”、“越国敦煌”之美誉。
大佛寺是最早的弥勒道场,天台宗、律宗的祖庭之一,内名胜古迹众多,规模宏大,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旅游览区。
其内,最罕见、最值得一见的的就是弥勒佛石像和千佛岩,有一种置身在“敦煌”的错觉。
大佛寺的石窟最早始建于东晋,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寺内的一尊石弥勒佛已有1600多年历史,通高16.3米,两膝相距10.6米 ,其掌心可容10余人,是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有“江南第一大佛”之说。
这尊大佛雕刻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三十年才全部雕成,并与山体连成一体,堪称大佛寺的“镇寺之宝”。
南朝著名文学家为之撰写《梁建安王造刹山石城寺石像碑》记,誉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
但颇为遗憾的是,由于大佛所在的大殿正在维修阶段,游人无法进入里面参观。但通过无人机航拍,只见大殿以山体而建,为五层高阁,十分宏伟。
除了弥勒佛石像,大佛寺的另一处重要文物遗迹就是千佛禅院,位于大佛寺西约300米的峭壁悬崖上,俗称千佛岩,又被誉称“江南敦煌石窟“。
据考证,千佛岩为东晋高僧于法兰、于法开所创建,初名元化寺;南齐永明三年开窟造小佛千余尊,改称千佛院,且造像时间要早于大佛。
石窟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多高,小的高数寸。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窟造像,因此今天的千佛岩则显得异常珍贵。
千佛石窟为两窟毗连,大窟宽17.95米,深10.30米,高7米;小窟宽6.55米,深4.25米,高6米。
大窟1020龛1040尊。小窟为35尊。这里的造像大多造形纤巧优雅,多着通肩服饰,作禅定印,个别古佛则着褒衣博带式佛装,为国内造佛形式较早一例。
但千佛石窟曾难逃历史的洪流,残损厉害,但好在仍保持了南朝风貌,是江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雕凿年代最早的石窟造像。
细细端详,有些造像仿佛穿透了时空,千年之前的匠人的凿刻声突然回想耳畔。虽不是沙漠深处传来的驼铃声,但“江南敦煌石窟”的佳话意境也能深入人心。
目前,它已被载入《中国百科全书(美术卷)》、《世界美术大全·南北朝卷》,是研究中国南朝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实物例证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这两处文物遗产是大佛寺之行一定要去看看的地方,不论你的内心处于怎样的阶段,历史与文化、遗产与文明总能给你指引,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新知。
且在前往弥勒佛石像的路上,有无数千年古木相伴左右,更显自己是步履在幽静的深山之中,探访隐密了千年的古刹。“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
颇为有趣的是,在大佛寺还有一处石窟,沿着千佛岩方向继续走,穿过悬崖栈道,即可见一个三个窟门相依的大窟。
该石窟两侧刻有造像,颇有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的两侧天王、力士之意象,内有一尊卧佛,是依石窟利用原有岩体雕刻成一尊卧佛。
卧佛面朝西方总长37米,高9米,始建于2003年,堪称“亚洲第一卧佛”。
大佛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六朝时期甚为鼎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相信很多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
大佛寺作为江南地区有名的古刹,它自古也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如王羲之、李白、孟浩然、米芾、颜真卿等吟诗题联百余处。如北宋书法家米芾所写所书“面壁”题刻,堪称一绝。
(插一句题外话,大佛寺不仅深受名人大家的喜欢,其所在的新昌更是如此,关于新昌,有“半部全唐诗”之说,可见新昌之宝地)
同时,大佛寺也受到各大影视剧组的青睐,不少武侠剧曾在这里取景。其中,最熟悉的莫过于《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