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六盘水市人大)
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中心城区出发,一路向北,翻过一座座蜿蜒的大山来到山凹处,一个靓丽的村子瞬间映入眼帘,它便是钟山区汪家寨镇新华村。走进新华村的村广场,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正向一群年轻人讲解墙上的壁画:“这个鹰是我们彝族的图腾,我们要像雄鹰一样执着,一心一意跟党走。”
这名中年人名叫张斌,是钟山区第九届人大代表,汪家寨镇第六届、八届人大代表,也是新华村彝族铃铛舞的传承人,现任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曾经的新华村,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就是这样一个“穷旮旯”,却成了彝族铃铛舞传承发展的乐土。
铃铛舞主要流传在乌蒙山区的彝族聚居区,彝语称“恳合呗”,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动中所跳的舞蹈。近年来,在张斌的带领下,新华村的铃铛舞蹈队多次赴全国各地参加比赛和汇演,仅市级以上的表演和比赛就超过20场,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被贵州省政府收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新华村组织排演的铃铛舞应邀参加法国尼斯狂欢节,并荣获“最佳表演奖”。铃铛舞不仅成了新华村的名片、六盘水市文艺代表作品,还走出了国门。
伴随着外出务工潮的出现,新华村能跳铃铛舞的人越来越少,舞蹈队渐露消隐危机。旧时原生态民族舞“恳合呗”璀璨夺目,而今铃铛舞前路未明。张斌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却难以发力。
一片寂静下,犬吠穿透村子屋顶的炊烟,与大山来回撞个不停,每一声似乎都撞击在他的“舞蹈梦”上……
2018年,新华村的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让这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思想也更加开放,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张斌看到了铃铛舞复出的希望。
梦想再起航
在张斌看来,好时代不可辜负,民意亦不可违。铃铛舞要复出,急需培养一批有意愿学习技艺的年轻人。于是,张斌挨家挨户地作宣传和动员,多次召集村民开院坝会,收集大家对铃铛舞复出的意见建议。随后,张斌向汪家寨镇人大提交了新华村组建铃铛舞队的建议,并得到镇党委和镇人大的高度重视。“现在,铃铛舞的传承所设在新华村小学,每周不定时组织学生学习舞蹈技艺。只要把基础打牢了,将铃铛舞融入大家的生产生活中,用不了多久,年轻人定能带着铃铛舞走得更远、更稳、更精彩。”张斌坚定且自信地说。
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的新华村,是六盘水市彝族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村子之一。在张斌的组织带领下,新华村不仅整理了很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原生态舞蹈和歌谣,推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版铃铛舞,还重启“民族文化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馆内的设施和展品。在新华村,无论是建筑还是墙体壁画,均可见传统彝族文化和铃铛舞元素。
如今的新华村,铃铛舞已然成为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传承和发展。也正是因为铃铛舞有着“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特点,它在文化产业市场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新时代为新华村铃铛舞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张斌将继续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新华村全体村民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来源:人民代表报 | 作者:陈胜林
终审:吴 进
审核:赵 坤
校对:杨 琳
编辑:王 冲
·END·
六盘水市人大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