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莺歌海,百味盐为首
作者:范芯
百味,盐为首,是我们自幼就知道的常识,且盐的重要性关乎民生。
所以,自古盐就在管制范围内。人若缺盐会无力发软,因此,盐于人是力量。
走进莺歌海,是被这好听的名字诱惑去的。莺歌海,首先,想到了曼妙的歌声。然后,是美丽的神话故事。可真正的莺歌海,没有黄莺悦耳啼唱,而是华南最大的海盐场。
莺歌海,在乐东县780县道,面临南海,背靠尖峰岭。那是一片3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可映入眼眸的是渠道纵横有序的盐田,若银遍地,美仑美奂。
南海的宽阔与柔情,尖峰岭的高大与繁盛,让莺歌海既没来自北方台风云雨的侵扰,又有长年烈日当空的光热之爱的抱抱。加之莺歌海的海水含盐度较高,进行盐业生产天时地利皆有。
我于莺歌海,只是匆匆过客,仅仅有一面之缘,并没有亲眼看到其制盐过程。
那个春日,我们顶着金灿灿的阳光走进莺歌海,满眸都是天空干净的蓝及盐田银闪闪的白。手轻触莺海歌盐仓的青砖墙,听得到墙内一粒粒盐留下的或锵铿有力的革命情怀,或铁骨柔情下的你侬我侬。
我用脚一步步丈量着盐田,用心聆听海水诉说它的蜕变,银盐欢脱而出。
虽不知从海水到盐,经历了多少千锤百炼?但却知任何一种事物都和人一样,若要出离成善果,都要经历九九八一十难。一粒盐,又怎会例外!
剧查,海水成盐的一天大抵如此:清晨海水从纳潮口闸流入储水湖,过扬水站,再流过初、中、高级蒸发池,海水含盐浓度逐级升高,然后再进入结晶区,饱和结晶。下午,一辆辆收盐机忙着收盐,铲起雪白的盐花,机前旋转刀片,迅速地把盐捣碎,一粒粒的盐就通过自动传送带进了机仓,于池畔堆成连绵不绝的银山。最后,通过场区火车源源不绝地运到海内外。至今,莺歌海还保留着曾经的铁轨和火车供人参观。
盐场的兴建甚是波折,解放前就有人发现这里适合建盐场,可民国政府终究放弃了这么好的天然盐场地,毕竟那时的国民政府能力有限,只能望海叹盐。
解放后,再次有人提议建盐厂。1958年3月,新中国海南莺歌海盐场建设开始了。早期施工队伍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0951、0952、0957、0965部队转业和退伍的5600多人为主,当地民工为辅,组成5个施工工程队,总人数9200多人,高峰期达1万多人。同时,这支队伍也肩负着乐东县境内海岸线的防卫任务。1958年下半年,大跃进运动期间,由于国家的钢材、粮食、机械三大元帅升帐,盐场的部分重型机械被外调,没有挖士机,建设者们就用锄头挖,肩膀挑,没有辊压机,就人挖和牛拖铁石捆压实。夜里没有电灯,就用汽灯、煤灯、火把照明施工。扁担、簸箕一时供应不够,就上山砍竹、伐木自己造。“小病不下火线,大病不叫苦”,客观环境再艰苦,也抵不过盐场建设者的坚强毅志和智慧。3年完成156万立方米土方,建成了莺海盐场,年生产力25万吨,最高年产30万吨。
现在的莺歌海盐,在建设类似博物馆样的园区,只是还没完会建好,主体建筑都已经完工,剩下的就是锦上添花的事儿了。期待着,一切都完善后,可以再次走进莺歌海,去深入了解盐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