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了小姑娘海蒂的成长故事。父母双亡的海蒂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在神的怀抱中,还生活着她的爷爷,一位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老人。爷爷对海蒂的爱,加上纯洁美好的童心,祖孙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特别是阿尔卑斯山秀丽的湖光山色当中,祖孙俩的这一段亲情被衬托得格外的动人。阿尔卑斯山天空飞翔的雄鹰,以及和海蒂一起玩耍的、牧羊的小伙伴……这一切都成为海蒂生命深处最美好的记忆。
但是这样的感情、这样的生活却硬生生被打断了,为什么呢?
因为海蒂的姨妈出于对小姑娘物质生活的关爱或许也有其他的目的,把海蒂寄养到了一个物质条件非常富裕的家庭,某幢豪华的别墅当中。
这个家庭虽然生活富裕,奴仆众多,讲究规矩。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显得有一些冷漠和僵硬。男主人常年在外忙碌奔波,可能是为了物质生活,为了自己的事业而自己的女儿克拉拉就托给了管家。而且这个女儿也是残疾的,因为母亲的早逝伤心过度而残疾了,坐在轮椅之上。
克拉拉的生活是不幸的,虽然物质很丰富。她需要一个能给她情感慰藉的伙伴,海蒂就入选了。
心存温情,何惧苦难
作为山里孩子的海蒂,与这个豪华的庄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她的很多言行举止都会被管家挑三拣四。她无法融入这样的生活,她渴望着回家,她想看到阿尔卑斯山,但是她已经乘火车来到了这个遥远的他乡。目不识丁的海蒂也开始接受教育,认字,学字母,学阅读,但是无论家庭教师如何努力,收效却微乎其微。
瑞士汉学家毕来德在《庄子四讲》说:“低级活动令人疲惫不堪。”虽然学字母的拼写很基础,佐藤学说,高级学习包含低级学习,而充满意义的学习使得孩子在学习品质上获得了飞跃。“庄子在描述从低级机制向高级机制过渡的时候,有好几处都使用到了‘忘’这个字。他忘了水,因为他了解水。”
克拉拉的奶奶来了。奶奶在教海蒂学习字母的时候,用了讲故事的方法。结合海蒂熟悉的山里放羊的故事,奶奶让海蒂自己去学习拼写、学习字母、学习阅读。因为学习的意义被激发,故事的情境感,原来甚至不会拼写字母的山野小姑娘开始磕磕绊绊阅读,最终创造了奇迹——海蒂学会阅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个庄园里半夜开始闹鬼了。这个闹鬼的主导者,就是梦游的海蒂。因为魂牵梦绕的阿尔卑斯山,魂牵梦绕的亲情,这位小姑娘经常的梦游。终于在医生的力争下,海蒂终于被放还了,回到了她生活的自然之中。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像梭罗一样,这一些孩子被自然惊人的美丽吸引。克拉拉——这个生活在豪华别墅中的小姑娘也来了,也来到了阿尔卑斯山中,生活在一个简陋的山间小房子里,甚至睡稻草上。或许因为友谊的安慰,加上大自然的哺育,阳光雨露,她竟然神奇地治愈了腿疾。
见过更多,视野更广
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克拉拉的奶奶又一次来到了阿尔卑斯山,来到了海蒂的身边,她送给了海蒂一个礼物,一本空白的书。牧师曾经给海蒂上课的时候,问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个问题。你以后长大了要做什么?海蒂的回答是要做一个写故事的人。
是啊,人需要梦想来支持,而梦想需要丰富的生活,需要对生活的渴望和热爱来支撑。而教育就应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一种渴望和热爱。每一位教育人,每一位老师都应该问一问自己,你所营造的生活,你所营造的课堂学习,能够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吗?能够激发孩子的对于未来,对于理想的憧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