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脱贫攻坚)
△晋宁区福安村位于滇池南岸
走进晋宁区晋城街道福安村,不由得让人放慢脚步。脚下的青石板路见证着福安村悠久的历史,路旁的老屋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各种美丽的鲜花盛开在渔船改造成的花器中,老人们坐在老屋前拉着家常。村里的“福”字广场热闹非凡,锻炼身体的村民、来旅游打卡的游客、笑闹的孩童都聚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温馨美好。
2013年,福安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以“拯救老屋”为切入点,以“福”字形综合治理体系为抓手,探索出一条“拯救老屋”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也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的示范新路。2021年10月,福安村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NO.1
实施“福”字形综合治理体系
福安村先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首先对村里的临违建筑进行拆除,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积极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利用“红黑榜”开展日常治理监督。
福安村还首创“福”字形综合治理体系,实施“一张网、三包保”捆绑式考核。依靠村“三委”班子、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治保员、调解员、妇联、网格员等力量,实行“组团式”服务,织密服务管理“一张网”,形成“点线交织、条块结合、层级负责”的包保网格化管理格局;突出党建核心引领、坚持力量下沉、服务管理下倾,将党建、综治维稳、社会保障、信息排查、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人居环境整治等整合,打破条块壁垒,以组为单位,按照区域、户数、人数等把全村划分成“小网格”,落实党总支书记负总责和三级包保责任制,落实党员户包联四邻户的捆绑考核,通过定格、定人、定责“三定”,包人、包物、包事“三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NO.2
“拯救老屋”发展乡村新业态
△福安村一角
2016年,倪忠福当选为福安村党总支书记。当时全村还保存着完整的36所老房子,其中22所为完整的滇中“一颗印”结构传统民居,倪忠福认为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必须保护好这些老屋。
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在云南省开展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他们先后3次来到福安村考察,倪忠福对老屋保护利用的想法给李小云教授留下深刻印象。
2019年,福安村成为昆明市6个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村之一。同年11月,以“幸福六坊 古村新韵”为主题的福安村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村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以盘活流转闲置老屋为抓手,将村内闲置古民居、古建筑资产通过流转盘活打造成业态,不断完善保护与开发并驱的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创新机制,实现城市动能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的目标。
结合村集体经济实际情况,倪忠福带领村组干部积极宣传动员,先与5户农户签订协议,由村集体出资对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引入第三方打造餐饮、民宿等业态。之后,一些村民产生了自愿按照要求修缮利用古民居的想法,村集体因势利导,对每所古民居给予15万元的修缮补助,把闲置古民居保护起来。
福安村结合民居整体布局,确定以豆腐坊、福禄坊、福绣坊、福安堂、福安村史馆、福照楼“福安六坊”为中心的景观打造思路。启动“六坊”周围古巷两侧民居外立面“穿衣戴帽”施工,统一村庄建筑颜色。核心区周边的巷道用青石板铺设,栽种爬藤月季、百叶蔷薇等,美化环境。通过合理摆放从民间收集的大件石器、“东方红”拖拉机等老物件,打造独具特色的村庄微景观。
“六坊”修缮后,与修复完善的古井、古牌坊、古巷、古寺、古树建设相融合,体现出福安村的古村新韵。自此,“福安古村”品牌系列产品基本形成。
福安村还按照文化和旅游功能兼备的原则,建设村史馆,组织编撰村史,收集整理老民居历史故事,并邀请相关专家配图上墙,讲好福安古村故事,进一步挖掘古村的精神内核,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做好花灯歌舞、刺绣、剪纸等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技能的保护传承。
如今的福安村,已成为一个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文化与物质、文旅与农旅、生产生态生活文化相辅相成的村庄综合体。“我见证了福安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福安村的一员,我感到很自豪,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福安村村民杨丽芬说。
<END>
感谢阅读
记者丨朱景芳
统筹丨张星宇
编辑|刘会芳
一审|王瑾 达娃·梅朵
二审|熊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