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化村位于邢台市西南22.5公里处,地处太行山区与丘陵区的分界线上。因村西山坳建有龙华寺,村处寺下边的坡底,故名龙华底,简称龙华。20世纪80年代规范地名时,为区别于柏乡县的龙华村而改名“龙化”。该村依山傍水,村西有横岭山,翻过山不远即为朱庄水库,村南北两翼红石山峦如卧龙连绵不绝,村东一条大川蜿蜒东流,汇入七里河,层层梯田分布在阔谷深沟之中。龙化村就坐落在这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的丘陵浅山环抱之中。明朝之前,这里有韩、程姓人家居住,明永乐初年,范、梅、郭、张姓陆续从山西迁来定居。龙化村现有2600多人口,耕地面积3500余亩,村落面积4平方公里,山场沟谷面积24平方公里,是太行山丘陵地带的大村落。
龙华村全貌 文天平摄影
龙化村历史悠久。龙化村东南有龙骨洞,洞内曾经遗存有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动植物化石,有人为砍砸和火烧的痕迹,石壁上有原始岩画。当地村民传言“龙骨”(化石)可以治病,古时有村民来此采“龙骨”。有了龙骨洞,就有了龙华寺。龙华寺香火很盛,在北齐年间名气大震,一批人围绕着寺庙讨生活,渐渐就成了村落,就是龙化村。龙化村西南有个千年古井——韩水井,井旁岩刻依稀能够看见“武平五年四月十四日”字样,“武平”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武平五年即公元574年,据此推算龙化建村至少已有1450多年的历史。
韩水井旁岩刻依稀能够看见“武平五年四月十四日”字样 王云摄影
龙化人崇文尚武、友睦乡邻、乐善好施、重义担当,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这和龙华寺的影响不无关系。明朝时,龙华寺有个“明信公大师”,他的师父就是当时的少林寺主持“小山宗书”,因此龙华寺当时又被称为“小少林”。少林寺习武的传统,自然影响了龙华寺,又通过龙华寺影响到了龙华村民。该村在明清时期出过一个武进士、两个武举人、一百二十多个秀才,晚清时期还设立了“讲武堂”。张氏范氏梅氏族谱家训分别有“友睦族邻”“睦族和乡”“和兄弟睦宗族亲邻里”等内容。
龙化村口有一个似桥又似门的古建筑—皋门,皋门的修建过程充分说明了龙化人友睦乡邻、乐善好施的村风民俗。明朝时有一位放羊的村民,发现每到雨季河谷南北村民被河水分割,往来多有不便,就开山凿石动手建造桥梁。他的义举感动了乡绅和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同心协力,历经困苦,终于建成了这座整体高4米,宽15米左右的村门。皋门原有三个门洞,中间的门洞高度、宽度均为四米,旁边的门洞高三点五米,宽三米。皋门的下部墙体用青石砌成,上部墙体为青砖白灰垒砌,装饰有凹凸有致的垛口。门洞顶部为木架结构,上铺沙石灰。暴雨时节山洪从南、西、北三面滚滚而下,经过门洞冲向村东大川,汇入奔腾咆哮的七里河。由此可见,皋门平时是村子的东大门,雨季时就成了沟通南北的桥梁,河谷南北两岸的居民可以从桥上互通往来,皋门上的墙垛既是桥梁的护栏,又起到庄严美观作用。非常可惜的是,1963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冲毁了南边的门洞。
龙化人不仅热爱家园,建设家乡不惜财力,在民族大义面前更是义无反顾,勇于担当。1938年5月,八路军将领陈赓率129师386旅772团驻扎龙化,发动群众,组织农会,袭击日伪军,扒毁平汉铁路约130米。当时,龙化人多以树叶糠壳果腹,但为了支持部队打敌寇,筹措粮食约二十担,陈赓将军在日记中感叹“群众对我甚好”。古戏楼对面的楼就是农会办公地和民兵指挥部,龙化村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就在楼上秘密宣示入党。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新中国的诞生,120位龙化好日郎在这座楼前告别家乡父老,奔赴解放战争的战场。解放邢台、元氏、临汾、太原、安阳以至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和抗美援朝战争,都不缺少龙华人的身影。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至今仍有11位英烈尸骨未还,魂游他乡。那一张张英俊的容貌,永远定格在龙华人的记忆里,一块块“军属光荣”“烈属光荣”的木制标牌,至今仍悬挂在老宅院的门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龙化古槐树后的二层楼是抗日战争时期农会办公地和民兵指挥部 文天平摄影
阁门往北、往西是连绵不断的古宅院,其规模之大超乎想象,远胜我所见到的苏州附近甪直、木渎镇的古民居。岁月磨光了街巷的石头地面,两侧多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民居,一般主房为楼房,厢房是平顶房,楼房起脊,脊角置鸱吻。石碾石磨安装在临街房子下层的拱棚中,以方便各户使用,这种情况说明该村土地金贵,也充分反映了龙化人珍惜土地、和睦相处的良好村风。
龙化民居院落 文天平摄影
石碾石磨安装在临街楼房一层的石棚中 文天平摄影
龙化民居外景 文天平摄影
阁门西北侧的高台上,有一个五进大院落,门口影壁雕刻雄鸡牡丹图案,图案为1.2平方米的正方形,有十六块方砖组成,雄鸡站立高岗之上,牡丹枝叶繁茂,花朵盛开,寓意荣华富贵、大吉大利。进入院内发现上房五间,下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七间,院子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由带月亮门的砖墙隔开,由南屋到北屋需要在月亮门处登上四个台阶,才能走进主院。据现在的院主人讲,原来在北屋正门下有通向后边四个院子的地下安全通道。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进村扫荡,烧毁了后边四个宅院和本院的主楼。当日,鬼子从羊范据点出发,不敢进石坡头村扫荡(认为“石破头”村名不吉利。说明鬼子被八路军、游击队打怕了,有风声鹤泣之感,怕进入石坡头村真被打得头破血流,造成伤亡。)于是绕村而过,从龙化村东进村,挨家挨户烧楼房,直到村内乡绅出面,送给他们不少银两,才停止放火烧房。侵略者的恶行烧毁了100多间房屋,对龙化古民居造成了巨大破坏。
雄鸡牡丹图影壁 文天平摄影
龙化古民居大门口一般为五个台阶,最高的是九个台阶,房屋矗立在一米多高的高台之上。因为该房屋是“差官门第”,差官考中武举,被御封为候补武备。古民居门口的木挂落雕刻龙游祥云、连枝葡萄、八仙法器等图案,雕工精美、纹饰复杂、彩绘厚重。值得一提的是,龙化木挂落雕刻图案以龙居多,这在其它古村落民居中较为少见。古民居门口两侧墙面都有精美的砖雕,砖雕内容包括文字和图案。文字或是表明主人的治家格言,如本忠行恕、品节详明、义路礼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勤俭为本、诗书教子、耕读传家等;或是反映居住者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如吉星高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家声麟凤、国器圭璋、郭福彭寿等;或是说明古民居的优雅环境,如太行毓秀、金峰万仞、岚光翠影、望杏瞻榆、高齐爽垲等。所有这些不仅说明龙化古民居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也充分说明了龙化人崇尚文明、礼仪传家、励耕勤读的优良传统造就了一方礼仪厚重、平安祥瑞、人杰地灵之地。砖雕图案包括鹤鹿同春、凤凰牡丹、喜鹊登枝、五福(蝠)捧寿、双狮戏球、蝙蝠万字不到头、牡丹、莲花、兰花、竹节等。这些图案既说明了古居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反映了他们立身处世的品行修养原则。
古民居门口木挂落雕刻龙游祥云图案,立体感极强。
门头阳刻“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楷体字,两侧有万字不到头连体符,竹节装饰的炉口中分别雕刻牡丹花和荷花,寓意家庭和美、知足守常,才能永保富贵。
门楼装饰彰显家风家教
门楼木挂落雕刻连枝葡萄图案(寓意多子多福),竹节装饰的炉口中分别雕刻“义路”“礼门”字体,炉口上雕刻分别“家声麟凤”“国器圭璋”,表明了民居主人的人生坚守和美好期盼。
门楼木雕和砖雕,构图精美,寓意美好。 文天平摄影
龙化古民居的石门墩大小不一,时代不同,明朝清朝民国年间的都有。石门墩的雕刻图案有牡丹花卉、海螺八宝、万字符、鹿回头等图案,多采用阳刻技法。在郭家巷的南口,东侧老屋的外墙上镶嵌着六个拴马石,可以想象见当年郭家人来车往、门庭若市、高朋满座的景象。
左侧石门墩正面雕刻双喜字,侧面是海螺八宝和万字符号相结合的图案,反映了尊儒奉佛的民间传统。右侧为高浮雕双师戏绣球门墩,充满祥瑞之气。
郭家巷子大门口景象 文天平摄影
坐落于村东北部的范氏祠堂,方方正正,推开虚掩的大门,似乎打开了历史的时光,两通光绪年间的进士碑默默矗立在院落的一角。民国年间,这里改为学堂,1947年后成了学校,成为龙化后生们学习成长之地。新中国成立后,龙化村走出了600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博士后,真可谓薪火传承、人才辈出。
民国年间学堂所在地 文天平摄影
走出龙化村时,发现墙壁上刷写 “百善孝为先”、“母教是天下太平之源”、“为善是乐 读书便佳”、“不耗时间批评别人 多花时间改善自己”、“在家孝父母 何必远烧香”等标语,龙化村真不愧为文化厚重之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