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平信访)
仲秋时节,走进四平,绿意盎然,一幅水碧山青的美景。
举目远望,满眼青翠,醉人的绿意,在山间溪水中,浸润、流转;流连城乡,移步异景,美妙的绿韵,在举手投足间,流淌、升腾。
绿色,是四平发展中最动人的颜色;“生态强市”,是“美丽四平、幸福家园”最闪亮的名片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平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评估中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级;在全省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评中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
伴随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激情节拍,四平这片充满活力的英雄沃土,一幅树木环绕、鸟语花香、硕果遍地的绿色家园美景正徐徐展开。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四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生态环保工作决策部署,实施更强有力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强市建设,厚植生态底蕴,演绎绿色蝶变,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坚决扛起使命担当 压紧压实责任链条
四平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振兴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建立了党政齐抓、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开创“人大种树、政协治水”协同治理模式,市政府每年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大抓环保的示范效应。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0万余次,河长制考核居全省第一。
制定《四平市2021—2025年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促进质效提升,印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仅2022年上半年,各部门已出台环保配套政策、制度、方案等12个。在全省率先开展检察长“三巡”,即巡田、巡林、巡河机制。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了秸秆全域禁烧、燃煤供热企业执法巡查、清河行动等专项行动,汇聚了生态治理强大合力。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 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经过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治污攻坚,四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破解辽河治污难题。四平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河流域污染防治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实施“三三五八”辽河流域治理模式,将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补齐生态治理短板的关键一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末,“十三五”时期辽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62个重点项目全部建成,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生态环境部高度评价。我市被确定为重点流域“十四五”规划编制全国10个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谋划“十四五”重点流域5类50个项目,总投资约39.86亿元。力争稳步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努力打造北方缺水城市生态治理典范。2022年,全省辽河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四平召开。
打赢蓝天保卫战。秸秆全域禁烧成效显著,“梨树模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认可。全市共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885台,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0蒸吨及以上非电燃煤锅炉全部安装污染防治设施和在线监测设备并联网,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5家,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城市建成区主要街路机扫率达到100%。全省率先完成“黑烟抓拍”系统建设,填补了我市机动车智能监管空白。2020年,四平市成功摘掉大气“不达标”城市帽子,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1年迄今,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打赢碧水保卫战。全省率先推行水质分析研判制度,创新建立小流域联动监管机制,对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106条河流开展周监测、周通报,确保精准施策。建设污水处理厂(站)35座,实施9个工业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158家工业企业建设污水处理站168座,城乡污水集中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完成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269.39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03公里,改造海绵城市老旧小区146个,取得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资格。退耕河湖岸边土地8708公顷,建设河湖两岸生态保护带2648公顷,建设水源涵养林876公顷,湿地提升改造339公顷,主要河流生态补水2.8亿立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和省考核要求。
打赢黑土地保卫战。全省首创“田长制”,全国首立黑土地保护地方法律,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建设60个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710个。建设17个畜禽粪污处理中心、1544个畜禽粪污收集点。坚持“九必造”机制,推进绿美四平行动。151个绿盾自然保护区问题全部完成整改,53个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治。矿山复绿189.7公顷,孟家岭昔日“废矿坑”成今朝“小天池”,为市民打造又一处生态旅游观光区域。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恢复与改善。
倚绿生金以景换银 发展迈向生态富民
四平将绿色发展融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之中,健全完善绿色产业体系、绿色流通体系、绿色消费体系、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发展能力提升之快前所未有。
全市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8万千瓦时,风力发电量达到65万千瓦时。全力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建设,努力打造东北区域重要物流集散地。围绕梨树白猪、伊通梅花鹿、双辽肉羊等特色产业,建设国家级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具有四平特色的粮牧特系列产品,持续育强“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品牌,叫响“中国北方农谷”,打造“中国北方农机城”。“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肉牛出栏量位居全省第一。
天朗气清,抬头是醉人的蓝;碧水荡漾,四顾是怡人的绿。这一蓝一绿便是四平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蕴。当前,四平正按照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和“两确保一率先”要求,全面实施“三三九一”战略,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生态强省建设作出四平贡献。 (全媒体记者唐亚江)
编辑 | 郭雨倩 许 新
主编 | 张学志 监制 | 胡艳军
四平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