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质综合治理工作取得进展
上海苏州河42公里岸线全线贯通
9月17日上午
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正式开通
从普陀区长风公园码头
至黄浦区外滩源码头
苏州河水上首期航线涉及
黄浦、虹口、静安、
长宁、普陀五区
全长约17公里
时长约两小时
相关链接:官宣!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今试航,市民有望10月坐船游苏河
一路沿着邮政大楼、
上海大厦再到外白渡桥
脚下碧水荡漾
岸边花草缤纷
不远处有外滩的旖旎风光
远眺则是陆家嘴的天际线
然而
苏州河曾经的代名词却是“黑臭”
70多岁的倪阿婆十分感慨:
“苏州河以前又黑又臭,不敢靠近,如今既宽敞又好看,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只要天气好我每天都会来。”
从黑如墨到又见鱼
再到美如画
在历经30多年的
环境综合整治后
这条上海的母亲河
实现了华丽蜕变
苏州河是如何从黑臭河
变成生态河、景观河的?
一起跟着小红(ID:hszs1921)来看
↓↓↓
黑臭史:“黄黑线”刺眼,痛下决心,市长挂帅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全线黑臭,80年代鱼虾绝代。”苏州河曾经有一段“黑”历史。
作为中国最早被污染的河流之一, 苏州河见证了上海工业的发展进程,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当时我在环保局,老百姓打电话和我说,苏州河是‘黑如墨、臭如粪’。还调侃我,说她家小孩子写毛笔,直接用苏州河水当墨汁!”时任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张效国回忆说,那个时候登高俯瞰外白渡桥,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可以看见一条黑黄分明的交界线。
△上世纪90年代,苏州河的黑色和黄浦江的黄色泾渭分明
这是当年上海一道刺眼的“风景”,在国际上有了 “名气”, 还间接影响了上海的招商引资环境。苏州河附近的上海大厦顶层露台,原是外事活动俯瞰外滩风景的景点,因为河面黑臭,后来不得不悄然取消。
当时的苏州河对申城国际大都市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苏州河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1996年,上海全面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并成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下设专职办公室。“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河流污染治理机制,是全国首创,足见上海治理苏州河的决心。”张效国表示,用今天的话来说, 上海算是开辟了“河长制”的先河。
在多方努力下,1998年5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立项,总耗资68.9亿元人民币,分5年实施。主要实施以消除苏州河干流黑臭以及与黄浦江交汇处的黑带为目标的10项工程, 涉及支流污水截留、污水处理厂、调水、支流建闸、底泥疏浚、环卫码头搬迁、水面保洁、防汛墙改造等工程。
△1997年12月16日上午9时30分,沪航客107轮启航了,这是苏州河强家角轮渡的最后一个航班。乘客脚下的苏州河仍是墨汁般的颜色。
前三期:“病灶”端掉了,水清了,鱼虾回来了
“一期工程有一个关键项目,就是通过调水实验,摸清苏州河为什么黑臭。”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晓涛告诉记者,苏一期仅调水实验就做过多次,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国内外均属首次,使得大家彻底摸清了苏州河黑臭的主要原因: 市区段支流(主要有三条:彭越浦、木渎港、新泾港)的污染,以及合流泵站雨天放江的冲击污染。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
1998年,当时的市水利局搞了两次调水实验。
第一次,在黄浦江涨潮时,关闭苏州河干流以及50几条支流的闸门,等落潮时只打开苏州河干流的闸门,把水位高的苏州河往水位低的黄浦江引,使得苏州河由往复流向变成单一流向。结果几天后,苏州河水质就有明显改观。
第二次,黄浦江落潮时,把苏州河支流的闸门也打开,结果发现苏州河依旧黑臭。通过这两次实验,发现支流问题是关键。
在此基础上,第三次综合调水实验开始了,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从1999年5月持续到10月。
刘晓涛回忆说,1999年5月26日那天,吴淞路桥闸涨潮关闸、落潮开闸的第一次实验,苏州河两岸站着浩浩荡荡的社会各界人士。那一次,支流全部打开,开闸时的滚滚“黑流”和人们嫌弃的表情,仍历历在目,更坚定了大家治理苏州河的决心。
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发现彭越浦、木渎港、新泾港3条支流共计6.5公里的常年“黑带”是罪魁祸首,这也解答了许多人此前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苏州河干流的主要污染源被截断了,还哪来的污染?
一期工程的效果显著,2000年,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黄黑线”基本消失。2000年8月,有人在武宁路桥断面发现了昆虫幼虫,下游底栖动物生物量和需氧物种明显增加,鱼类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2003年,上海再接再厉,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总投资约37.7亿元人民币,主要实施以稳定水质、环境绿化建设为目标的8项工程。
该工程进一步改善了苏州河和两岸支流的水质,灵活控制调整内河水位,满足景观和两岸亲水要求,提高防汛能力;改变了苏州河水洗环境旧貌,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缓解了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改善了两岸及周边地区环境,解决了普陀、长宁、黄浦区的生活垃圾、粪便的出路,提高了通航能力,改善了两岸面貌。
△苏州河“两湾一宅”段改造前后对比图。其中,占地面积8.6公顷的梦清园于2004年7月建成开园,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之一,集园林绿化、科普教育、水环境整治工程措施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城市的科学发展观
2007年11月7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开工,总投资31.4亿元,具体任务有四项:苏州河市区段防汛墙加固改造和底泥疏浚工程;苏州河水系截污治污工程;苏州河青浦地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苏州河长宁区环卫码头搬迁工程。
“苏三期”完成后,苏州河水系水质有了进一步改善,实现了苏州河下游水质与黄浦江水质的同步改善,苏州河支流水质与干流水质的同步改善。
2011年10月24日上午,挖泥机在外白渡桥苏州河口施工。作为苏三期的重要项目,苏州河底泥疏浚工程提前进入收尾冲刺阶段,该工程以苏州河真北路为起点,至终点外白渡桥河口,总长16.367公里
2012年,苏州河综合治理战役告捷:河水变得清澈,水质稳定在Ⅴ类标准。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结束了27年鱼虾绝迹的历史,河里发现了45种鱼。苏州河两岸还建起23公里长的绿色走廊、65万平方米的大型绿地。
1966年,1979年,2006年和2016年的苏州河(局部)
“苏四期”:全流域综合治理
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
但是,苏州河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丝毫松懈不得。
水清景美新面貌2012-2017年,苏州河环境治理开始进入新阶段。根据“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还在陆地上”的科学论断,上海通过实施建成区截污纳管攻坚战、“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等工作,有力推动了苏州河流域干支流水质的同步改善。但是,此时的苏州河水质仍不稳定,两翼支流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劣V类水体,上、中游段还存在防汛安全隐患,与市民对宜居环境的期盼还有较大的差距,生态、景观也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2017年12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明确,到2020年,苏州河干流和支流消除劣V类水体,干流堤防工程全面达标、航运功能得到优化、生态景观廊道基本建成,形成大都市的滨水空间示范区,水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展示区,人文休闲的自由活动区,努力把苏州河打造成为“城市项链、发展名片、游憩宝地”。
△苏州河(蕰藻浜至真北路)的堤防达标工程于2018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图为该工程真北路段工
2018年12月30日,市委书记李强宣布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全面开工,标志着上海“母亲河”苏州河进入全流域综合治理新阶段。
和前三期工程相比,“苏四期”的整治范围大幅增加,西自江苏省界,东至黄浦江,北起蕰藻浜,南到淀浦河,共855平方公里,涉及上海12个区、2012条段中小河道,总投资超过250亿元,主要实施污染治理、防汛安全、两岸整治等领域的14项工程。
此后,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加快推进。配合贯通工程,水环境整治主要通过点源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防汛设施提标改造、水资源优化调度,以及生态、景观、游览、慢行的多功能公共空间集成策划和建设等综合措施,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留足滨水空间。
△苏州河健身步道(长宁段)一期工程东起中山公园3号口的万航渡路,西至双流路,全长约3.7公里,已建成开放。2018年5月,市民在步道上散步。
苏州河坚持治理的三十年
也是上海深化推进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上海以改革创新的实践精神
久久为功的坚持精神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让昔日以黑臭闻名的苏州河
重回水清岸洁的景象
通过苏州河的治理
上海也走出了一条
特大型城市治理黑臭水体的道路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综合上海交通、上海发布、澎湃新闻、上观新闻
编辑:董俊成
审稿:卞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