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位于安徽黄山休宁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自古以来,齐云山以其独特的景观,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因此也留下诸多了石刻和碑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寅留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而且这件碑刻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唐寅即唐伯虎,明朝时期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还“兼职”诗人,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史料记载,唐伯虎祖上系将军世家,后因世道变故便以经商为业,其家境虽无大富大贵,但也算“小康”,所以唐伯虎自幼就有条件接受良好的私塾教育。唐伯虎天生聪颖,十五岁参加苏州府考试便拔得头筹,后乡试又夺得第一。 少年唐伯虎才气冲天,其名声也早已传出了苏州府,成为众人极为仰慕的对象。唐伯虎除了会考试外,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更是一绝,另外其诗文也被广为传颂。或许性格决定命运,唐伯虎虽然才华过人,但是性格却有点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而这也是历来有才之人的一大通病,因此唐伯虎最后的命运也谓之坎坷。 下面我们先看唐伯虎的一件作品——《紫霄宫玄帝碑铭》,该碑刻位于齐云山紫霄崖下的玉虚宫,故此得名。经过测量,石碑高7.6米,宽1.4米,由红砂石雕刻而成,矗立在赑屃之上,当人们抬头仰望之时也感觉蔚然壮观。在石碑正面,共计篆刻1028字,为唐伯虎亲笔所写的一篇骈体古文,开篇即为:“乾坤定位,二仪开五劫之端;人鬼分形,五岳镇九州之地”,通篇对仗工整,声律铿锵。 看到这里您或许就纳闷了,唐伯虎生在苏州,而齐云山在黄山,两地相距七八百里,当时又交通不便,唐伯虎为何会在齐云山写碑铭呢?其实,要回答这一问题,您还需要了解一下唐伯虎是如何走下“神坛”的。史料记载,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唐伯虎赴京参加科举,途中偶遇徐经(徐霞客的高祖父),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当时,唐伯虎有才,徐经有财,二人便在京师拜访官员,结交名流,行为处事也十分张扬。后来,科举考试顺利结束,竟然只有唐伯虎和徐经二人自信满满,还口出狂言表示此番定能高中状元。 唐伯虎和徐经的高调一向令众学子不满,于是他们就联名上书,指责唐伯虎和徐经在考场上舞弊,同时还牵涉出了当时的主考官程敏政,因为在科举前唐徐二人和程敏政往来密切,所以都怀疑程敏政对唐徐二人泄露了考题。后来,朝廷也派人彻查此事,虽然最后没有证据证明徐、唐二人考场舞弊,但是皇帝还是下旨废除了徐唐二人的功名,就连程敏政也被罢官还乡。 程敏政是黄山人,少年被誉为“神童”,因此被皇帝特召入宫参加殿试,结果皇帝十分满意,便在京为官,仕途上也顺风顺水。无奈,他受徐、唐二人牵连,罢官还乡后不久便郁郁而终。此时,唐伯虎也风光不再,还背上了“舞弊”的臭名声,因此他便寄情怀于山水之间,开始云游天下,不问时事。后来,唐伯虎行至黄山,便专程前去拜访恩师程敏政,但可惜他早已作古,于是唐伯虎想起了恩师曾经的名篇《齐云山游记》,又决定前往齐云山一游,以寄托对恩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齐云山“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故此得名。唐伯虎登上齐云山,惊叹眼前的美景和无限河山,他心头的抑郁也一扫而光,返程时又路过山下的道观玉虚宫,便进去瞻仰拜会。道观道长和唐伯虎交谈时得知了他的名号,便坚持让唐伯虎写件碑铭以祭奠恩师。当时,唐伯虎思绪万千,也正愁无处发泄,便正好借此机会释放一下,于是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篇《紫霄宫玄帝碑铭》。五百多年过去了,《紫霄宫玄帝碑铭》依然矗立在齐云山下,而它也是唯一一件唐伯虎留下的碑铭,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唐伯虎的才气,也能体会到他胸中的郁闷之气。或许天才多磨难,唐伯虎如此,程敏政又何尝不是呢?不管怎么说,我们要从古人身上学到经验,在出彩时切不可张狂,在落寞时要学会反思。 参考资料: 《唐寅传》作者:卢寿荣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中华美好山川-齐云山》作者:张锦,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