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间的车轮进入明永乐二年十一月廿一日(1404年12月23日),这是天津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明廷在小直沽设置卫所,取名“天津卫”。同时在三岔河口西南方的高处建筑卫城,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页。
明代天津卫辖属何地
天津博物馆陈列的《重修三官庙碑》上刻有:“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卤之区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内难,圣驾尝由此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筑城凿池,而三卫立焉。”记述了天津得名的直接缘由。
设卫,不但使天津名称固定下来,作为一个城市,从此走上不断发展的进程。
永乐二年十二月初九(1405年1月9日)与永乐四年十一月初八(1406年12月18日),沿南运河增置的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与天津卫合称“天津三卫”,皆为军事建制。直至进入清朝,天津卫城所在地域长期隶属河间府静海县管辖。
天津卫城的辖地范围除了包括城墙及以内区域,还包括西城墙北延长线、南城墙东延长线,城北、城东,南运河至海河河道围合而成的区域以及沿河的(军)屯庄,但对毗邻民居区域没有管辖权。其下属的千户所和屯堡等军事驻地,分散在天津卫城以南河间府静海、青县、沧州、南皮等地以及沿运河附近地区。
明末卫城依然荒凉
天津卫城初为土城,城东北角海拔较高,西南角地势偏低。沿袭中国传统的十字形主干道,城中心建鼓楼,向四面穿通的四街四门,并与城门外的四乡大道相接。内沿城垣辟有马道环通,可登各个城楼,以利军卫通行。
《天津卫志》附“天津卫城图”标明,卫城内西北部建有卫衙、城守营、神机库、总镇、城隍庙、武庙等,东北部建有户部分司、三仓、整饬司以及文庙、义庙等,南部地势低凹多水坑。这种格局一直到清初都没有改变。整体布局造成官衙多而居住地少的空间,限制了城内民间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因此,明代天津卫城整体发展缓慢,虽屯为城郭,仍较荒凉冷僻。直至明末清初,城内还有许多水坑洼地。
天津卫早期的移民
天津设卫后,开始大规模移民。燕王朱棣靖难之役使天津周边地区人口大量减少是原因之一。《明史》记载,仅白沟河一仗,燕王乘风放火击杀数万人,淹死的又有十余万人。《河间府志》记载,靖难之役,河间府十个人中活下来的也就两三个,有的地方整个县都没了人烟。
根据天津移民研究显示,明初天津三卫军户(即军人和军属)4万至6万人,以南京、安徽、苏州等地人为主。而散落在运河和海河沿岸及天津卫城附近的民户有数万人,多来自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也有部分四川人迁来。
根据《天津地名志》统计,永乐年间是天津地区建村高峰期。明以前天津周边村庄很少。宋、金、元时期,天津有地名的村落零散,到了明初,有地名的居民点已连成片了。
漕运带动天津繁荣
明代是漕运走向成熟的时期,天津离北京最近,成为建立周转粮仓的必选之地。于是在小直沽尹儿湾城(今天津市北辰区运河边上)建了百万仓,仅守护的卫兵就有一万多人。卫城筑好后,天津城内也建了粮仓,其中就包括“三仓”,即天津卫的大运仓、天津左卫的大盈仓、天津右卫的广备仓。
漕船运粮贯通南北,也少不了运粮士兵利用漕运之便贩卖“土宜”,即土特产。朝廷并不禁止,只是稍加管理约束,甚至有一定量的免税,因此促进了随漕贸易与商业经济的兴盛,运河成了南北大商路。天津卫因而有了“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特殊地位,虽然只是卫所级别,但实际上已是一个大都会了。
荒郊屯垦种稻自足
明代卫所基本都是屯垦自足,天津建卫后也不例外。《明实录》记载,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十二月,海防巡抚万世德和主事沈朝焕建言,在天津滨海可种的荒地上开垦。万历二十六年(1598),天津登州海防巡检汪应蛟考察天津葛沽后开始派人种稻。他把开垦的土地分为十个部分,用十个字作代号,这便是著名的“十字围”。贡献最大的是徐光启,自万历四十一年(1613)到天启元年(1621),徐光启曾在天津葛沽至白塘口一带潜心研究农业,进行大量试验,写下了《农政全书》一书。至明末,天津南郊一带稻作已成规模,一片北国江南了。
未能实现的行政梦
随着天津卫城及其所辖区域士兵家属以及来津谋生人数增多,军民杂居,时有纷争。同时,商贸频繁,偷盗不绝。《天津卫志》记载,明弘治年间,本来为军事设置天津卫城,不像一般州县那样安宁,争斗的习惯改不了,诉讼之事很多,有的还越过地方到京城告状,大家都认为,作为军事防御的卫所建制,已不能适应天津发展的新形势。明弘治三年(1490),刑部尚书白昂上书,因为天津地位重要,应增设兵备官一员统管军民。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设置了“天津兵备道”。
《明实录》记载,因天津卫只设武官而无文吏,致使许多管理事项废弛。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决定在河间府增设通判一员,在天津专理民事,称为“天津通判”。由此可见,在天津建立地方政府的设想,在明朝中期就有所酝酿。但由于种种原因,明王朝终其一代,也未能实现天津从军事建制转为行政建制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