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骑”中
生活通勤+健身+社交,自行车带来的乐趣值得一试
陈勇骑行赛里木湖留念
2018年,汤倩骑行川藏线
无论是在飞龙湖畔感受清风吹拂,还是在括苍山顶欣赏朝阳升起;无论是在九峰公园休闲运动,还是在川藏线挑战自我……如今,路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骑行爱好者的身影,他们穿着骑行服,戴着骑行头盔和护目镜,敏捷的身影成了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人们纷纷开始投身户外运动,骑行成为了继飞盘、露营之后的又一个热词。
骑行为何能够“出圈”?
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骑行爱好者,他们表示,受疫情影响,选择骑行,是为了释放健身需求,更是对绿色低碳生活的追求。记者 杨梦倩/文 图由受访者提供
台州兴起“骑行热”
凌晨5点,50岁的陈勇照例戴上头盔、护目镜,准备去九峰公园。
作为一名骑行爱好者,陈勇每天早上骑行10公里到公园进行早锻炼,如今已经坚持了3年多。“我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了。以前慢跑一圈都坚持不下来,现在越野跑6公里不在话下。”
骑行改变了陈勇的生活习惯。之前的他经常喝酒、作息不规律,更是得了结石。自从开始骑行后,陈勇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骑行不仅充实了他的精神生活,还让他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在骑行的过程中,我才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所在。”
在台州,像陈勇一样的骑行爱好者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上班族为了满足日常通勤和休闲运动的需求,也加入了骑行队伍,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晚上参加骑行运动,我觉得挺好的,也想买辆自行车跟着他们一起锻炼身体。”王女士表示,骑自行车不仅可以满足她的日常通勤需求,还能运动健身。
郑女士加入骑行大军已经半年多了。“健身房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经常关闭。我就想着去了解接触一下户外运动。”郑女士说,她第一次体验时就喜欢上了骑行的感觉,立马下单买了全套装备,开始跟着骑行团一起活动。
组团骑行的方式,在骑行车友中极受欢迎,尤其是在周末组队骑行。
“我们一般周二和周六晚上会在飞龙湖举行骑行活动,平时周末也会有活动。”郑女士说,除了平时的短距离骑行活动,骑行团每年都会组织一场环台州骑行活动,全程大约430公里,有不少骑行爱好者会报名参加。
三门、天台、临海、仙居、路桥……在台州,有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结队出发,在车轮快速转动中,他们饱览台州各地的美丽风景,也收获了自己的快乐。
高价配件乐于买单
同时,骑行热潮也让自行车等装备市场快速崛起,特别是公路自行车人气大涨,很多地方出现了热门车型“一车难求”的情况。
“以前淡季的时候,一个月只能卖出十来辆,而现在能卖出七八十辆。”椒江星明路上的美利达自行车专卖店老板王利顺介绍,近两年来,前来选购骑行产品的人群明显增加。“很多上班族和学生会来购买一些基础款的自行车,一些专业爱好者偏爱高端自行车,但很多车型都处于缺货状态,可能要等一两个月才能到货,甚至更久。”
市民李先生给自己的小孙女买了一辆自行车,“价格高不高都没事,只要孩子喜欢就好,要支持她的爱好。”
“等到真的开始玩自行车后,就会发现当初买整车的都是小钱,后面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郑女士表示,骑行除了需要配备自行车之外,还需搭配各类的骑行装备。“骑行头盔、护目镜、码表、车灯、骑行服……都是必不可少的。像我的头盔,已经花了2000多元,码表也要2500元左右,整个配备齐全后,花销至少小一万元。”
自行车大致可以分为山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两大类,适用于不同的场景。王女士在听完店员的推荐后,更倾向于买一辆山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更好上手,轮胎比较粗,稳定性更高,更适合我平时在市区里穿梭。”
而对于专业的骑行爱好者,公路自行车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陈勇一开始骑的是比较普通的自行车,骑起来特别费力,没几公里就使不上劲。6公里的距离,他要休息好几次。
为了追求更好的骑行体验,陈勇入手了一整套高端自行车配置,让他的骑行运动锦上添花。“我现在经常绕内环一圈,30多公里,以前大概需要2小时,现在1小时就可以了,而且不会很累。”
骑行中的美景在沿途也在心间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骑行相比其他运动更加自由,可以近距离欣赏不同的风景。”郑女士告诉记者,“每一次骑行就是一场旅行,能发现路途中的美景,格外吸引人。”
今年和家人一起去新疆旅游的陈勇,没过几天就开始想念骑自行车风驰电掣的快感,托朋友将自己的装备空运过来。
“那拉提草原、赛里木湖、盘龙古道还有沙漠,新疆的好山好水不骑自行车感受一下,实在太可惜了。”陈勇说,骑行途中欣赏到的风景和自驾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更让他着迷。
骑行爱好者汤倩回忆起曾经的骑行经历,同样感触很深。“很早以前自驾去过西藏,当时路上看到了很多骑行爱好者,我觉得太酷了,想着以后自己也要试一次。”于是,2018年,汤倩从成都出发,沿着川藏线一路骑行,前往西藏。
“我记得那时候刚好在休息吃东西,然后就听到了一些响动,感觉不对劲就赶紧走了,回头一看是山上的落石砸下来了。”除此之外,缺少食物、暴雨天气没有地方避雨、自行车发生故障……在20多天的骑行过程中,汤倩遇上的困难数不胜数。
但是,这些困难在骑友和过路人的温情帮助下,都显得微不足道。
为了尽可能减少驮包的重量,汤倩携带的食物和水并不多,她往往是到客栈休息的时候加以补充。
“我一开始做好了在路上会口渴会饿的准备,后来发现不需要担心,因为很多在川藏线上自驾游的过路人,会主动给我们送吃的喝的,还会竖起大拇指,鼓励我们不要放弃。”回忆起川藏线上发生的暖心事,汤倩露出了笑容,“路途上遇到的其他骑行者虽然萍水相逢,但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我的自行车掉链条了,都不需要我开口,其他的骑行者就会主动上来帮忙。”
虽然汤倩现在很少再骑行,但是骑友间的情谊却一直没有忘记。现在她有空的话,就会给骑行活动帮忙,做后勤工作。因为她最早接触骑行时,得到了很多骑友的帮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她也会尽自己所能去支持骑友。
“骑行热”,在众多骑行爱好者心中,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社交方式,更是大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绿色健康生活的推崇。他们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骑行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