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发布的一份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引发热议,原因是一篇题为《我的县长父亲》的文章获得了一等奖。有网友认为,标题是妥妥的“炫父”,是典型的“坑爹”;也有网友质疑此次评选的公正性,“是不是因为作者的父亲是县长,所以才获得了一等奖?”……当天,该作家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删除了这则消息。目前,德州文联回应称,相关文章评选合规;作者回应表示,内容绝对真实,没想到会获奖,欢迎各方来实地探访。
《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公众的质疑主要有两点:一是质疑作协评选的公正、公平,二是怀疑文学作品的水平高低以及作者的真实功底。其实,很多时候,舆论场上都会有各种观点的博弈,有些争论背后是对社会公平以及规则的追问。
比如,作品《我的县长父亲》,其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电影中“我的区长父亲”的桥段(以喜剧方式演绎了“拼爹”获奖)。公众基于此提出质疑,既夹杂着对获奖作品含金量的拷问,也是对于评奖过程透明度的关注。
事实上,看过原文可以发现,作者用详尽的笔触和第一人称,回忆了自己父亲作为当地第一任民选县长的工作经历,内容多援引父亲的笔记本内容。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看原文,只是围绕标题在随意解读——丰富饱满的内容,在有争议的标题或者说在部分人的刻板印象面前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假设这篇文章更换为其他标题,或者大家认真阅读过,或许不会产生此番争论。
相比文章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下舆论场上的一些声音,本身就是偏向解读。比如,看到某个标题就断定这是一篇烂文章,看到某段话就直接摘取进行解读,不少言论都是先入为主之后的随意“发挥”。
对文学作品和公开发表的文章,公众有权利去评价和质疑,但前提和标准,应是基于文学、忠于文学,而不是主观臆测或者情绪宣泄。考量一位作者的文学功底,最终还是要“让其作品说话”。尊重文学作品的个体表达,以及作家的才情、责任和情感,才是一种理性并且宽容的探讨环境。
当然,此番争论也是对相关评选机构的提醒,要用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去开展相关工作,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长远看,这也是在助推文学创作和评选环境变得更加澄澈与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