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 湲
太阳从花洲书院升起,温度急剧上升,万里晴空没有一丝风。天色蓝得耀眼,既炽热又蒸烤,不禁让人汗流浃背。为拍摄《文博河南》——“中原文化史诗”,我随摄制组走进南阳邓州花洲书院,去寻找范仲淹的印迹。
花洲书院是我国著名书院之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古城东南隅,为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所创办,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即诞生于此。360余字的《岳阳楼记》,气势磅礴,洋洋洒洒,寓意深刻,因此而流芳千古。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也阐明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
怀着敬仰、崇拜的心情走进书院,落定脚步环顾四周,期待着有奇迹发生。原以为以“花洲”命名的书院里,一定是百花盛开,香飘四溢,然而并没有那样的情景。偌大的书院很是空阔,只有绿得耀眼的冬青和茂盛的松柏。绿树掩映中是各种纪念性建筑物,它们多数是在历朝历代的旧址上修建的。
我仿佛站在伟人熠熠生辉的光环之中——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思想启迪,让人怦然心动。
这时,一个伟岸的身影飘然而至,身穿宽博衣衫,头戴幞头,眸子炯然。他是谁?在他脸上我看到明媚的微笑。这不就是范文正公吗,也许他展纸走笔刚写完《岳阳楼记》,正巧从春风堂出来吧。从寒门孤儿逆袭成千古名相,再到天地间的顶流人物,范仲淹励志而传奇的一生,终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榜样。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 989 年),两岁时父亲范墉去世,因家中贫困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从而饱经流离寄寓之苦。他成年后得知家世,便辞别母亲,住进了长白山醴泉寺读书。他头悬梁锥刺骨,经过五年奋发学习,终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并活出了百炼成钢的人生境界。
宋仁宗时,范仲淹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国家栋梁之才。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推行改革,却因为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失败。他因此被贬至河南邓州,并在此做了三年知州。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恳请,在花洲书院而作,并非写于岳阳楼。他借物言志,纵议政治理想,抒发了胸中的恢宏之气。
邓州位于伏牛山脉南部,气候温润,平畴沃野,民风淳朴。范仲淹在邓州任知州期间,不仅营建了百花洲,还在百花洲旁创建起了花洲书院。范仲淹官至宰相的儿子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和元祐时的邓州知州韩维等人,均师从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对中国文化史、学术史和教育史均产生过重大影响,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是一笔十分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
皇佑四年(1052年),范仲淹改任颍州知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终年64岁。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专程到花洲书院瞻仰范公遗迹,挥毫题诗:“范公种竹水边亭,漂泊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
范仲淹有诗曰:“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花洲书院的创建,使邓州文运大振,人才辈出,书香绵延千余载。范仲淹离开邓州后,当地人民于花洲书院西边建祠纪念他。该祠曾经历代修葺,现悬挂匾额“范文正公祠”,为范仲淹二十八世孙、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题写。
从北宋到明清,花洲书院屡遭战火焚毁,又几经修葺和重建。到了明代,因全国书院的兴盛,花洲书院再次得以修复,并易名“春风书院”。遗憾的是,这些建筑外观修葺的痕迹过于明显,然而当你走进房屋细细品味时,却会发现种种古代文明遗迹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期,花洲书院声名极高,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往来不绝。
如今的花洲书院大门,为硬山卷棚式建筑,面阔三间。“花洲书院”匾额为中国书协原主席启功所书。“春风堂”为书院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春风堂”匾额为米芾手迹,堂内刻有花洲书院《训士条规》。中轴线上有大门、讲堂、藏书楼等多重院落组成。
“万卷阁”位于书院纵深处,是书院藏书和学生阅览的地方。现存的万卷阁,为清道光四年(1824年)代知州马应宿重建,2002年修葺,匾额为郭沫若手迹。门前楹柱上悬挂于右任书写的对联:“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
历史画卷一幅接一幅地呈现,如同走马灯或幻灯片,在黑白分明的背景上放映出明朗的画面。那些曾经有过伟大贡献的历史巨人,被清晰地放映出他们的容颜——他们都是大写的人。尽管处世艰难,锐利的荆棘把他们的衣服撕得稀烂,但是他们却把高贵、洁白的人品留给了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