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作为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一张极具特色、底蕴深厚的靓丽名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非遗工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通过坚持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宣传遵义非遗文化,让非遗走入大众的视野,让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非遗传承文化,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承办的“非遗周末聚”,吸引市民特别是少年儿童前来体验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到邀请非遗传承人在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体验馆内开展非遗手工艺制作体验活动;从持续开展暑期少儿非遗培训班,到开办非遗集市、举办非遗购物节等方式,再到通过实施“非遗+”行动,加快发展文化体验游、乡村休闲游,构建非遗旅游商品体系,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科学地、系统地管理好、保护好非遗传承文化,使之根脉相续、永葆活力,让非遗之花灿烂绽放。
挖掘好非遗文化根脉,夯实“非遗”保护基础。非遗文化不仅是文明进程记忆载体、文化多样性的鲜活样本,更是当代生活的底蕴和滋养,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宝库。赋予非遗文化更强生命力,才能让非遗文化更好的留下来。作为特殊地形地貌、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遵义,非遗文化呈现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带给民众视觉冲击力,更是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拥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一种文化多样性和黔北儿女的创造力。守护好非遗传承,感受“非遗”的温度,品读民族文化,就能让非遗传承新彩依然。
非遗不仅是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载体,还是地方经济发展、消费的重要载体。如何珍爱我们民族文化历史光彩,如何光大先辈们的生活智慧?如何使这些将要淡出人们生活、消失于时代烟尘里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如何在新的时代阳光下,走进新的生活,使它演进成一个产业,推动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探索出符合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就能以更多非遗故事的保护成效,助力展示非遗传承文化风范风采,为非遗文化平添了生机和活力,打开新的大门。
非遗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时代价值。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扎实做好非遗研究、保护、传承、利用、传播等工作,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全面提高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同时进一步促进非遗合理利用,发挥好非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重视并发挥非遗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作用,增强非遗的艺术感染力和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能力,就能守护好非遗黔北味儿,闯出一个崭新文化的市场。
最美积淀,最新传承。无论是一瓶酒、一幅画,还是一块刺绣、一身银饰,抑或是一根竹子、一瓶醋,多一份惊喜,就多一份新意。与更多热爱者相遇,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是积累、沉淀一个地域社会历史的质量与品味。赋予非遗文化更强生命力,提升我市城市形象的文化标识,穿越千年时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