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得知毋丘俭和文钦反叛,向河南尹王肃询问应对之策。
王肃说:“从前关羽在汉水之滨俘虏了于禁,有向北争夺天下的志向,后来孙权袭击攻取了其将士的家属,结果关羽的军队一下子就瓦解了。现在淮南众将士的父母妻子都留在内地州县,只要迅速派兵去保护其家属,抵御毌丘俭、文钦的军队,不让他们进来,那他们必然会象关羽那样土崩瓦解。”
司马师刚刚割掉眼部肿瘤,创口很大,伤势还没有恢复,很多人都认为此时不应亲征,建议派太尉司马孚去镇压叛军。
但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等人,都劝司马师应该亲征。
司马师犹豫不决。
傅嘏说:“淮、楚地区的兵力强劲,而且毌丘俭等人自负力量强大,要远征拼斗,其锋锐之势不易抵挡。如果诸将的战斗出现不利,大势一去,那么你的事情就要失败。”
司马师听他这么一说,马上下定了决心,站起来说:“我要抱病登车,前去东边。”
初五,司马师让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守洛阳,自己则亲自统率大军,出兵讨伐毋丘俭。
司马师又向光禄勋郑袤询问御敌之策。
郑袤说:“毌丘俭善于谋划但不能通达事情,文钦有勇而无谋。如今大军出其不意地进攻,而江、淮地区的士卒,其锐气是不能持久的,你应该深挖沟,高立垒,以挫其锐气,这是汉代周亚夫用过的妙计。”
司马师称赞这个计策好。
司马师任命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监军,借用符节,统率许昌军队,两人在许昌会合。
王基对司马师说:“淮南的叛逆,并不是吏卒和百姓想要作乱,而是毌丘俭等人诳骗引诱,加以胁迫,他们害怕眼前的被杀之祸,所以暂时被迫聚集在一起。如果大军一到,他们必然会土崩瓦解。用不了一个早上,毌丘俭和文钦的首级就可以送到军营门前。”
司马师采纳了他的计策,让他作为前锋,进攻毌丘俭。
当时很多人认为,毌丘俭、文钦勇猛无敌,很难与他们争胜,还是坚守比较稳妥。
司马师于是又下令,让王基停止前进。
王基认为:“毌丘俭等人发兵,本可以长驱直入,而现在却久久不进军,是因为其诈伪之心已经败露,众人心怀疑虑而停止不前。如今不去满足百姓意愿,大张旗鼓地显示军威阵势,而是停止不前,高筑营垒自守,让人感觉好象十分畏惧懦弱的样子,这不是用兵的气势。如果毌丘俭、文钦掠夺百姓以补充自己,另外州郡兵士中有些人的家属被叛贼所获,他们顾虑重重,会进一步产生叛离之心。那些被毌丘俭等胁迫的人,因顾虑自己的罪行严重,也不敢再回来。这就等于是置兵于无用之地,又促成了叛乱犯罪之徒的出现。假如吴国乘机进犯,那么淮南地区就不属于我国所有了,谯、沛、汝、豫等地也会危险而不安定,这是战略的极大失误。我军应迅速推进,占据南顿县(今河南项城西五十里),南顿县有大邸阁(粮仓),估计有足够军队食用四十日的口粮。保卫坚固的城池,凭借积蓄的粮食,行动在敌人之先而有夺取敌人的决心,这是平定叛贼的关键。”
王基多次请求,司马师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让他进军占据濦水(一作溵水,今河南登封县颍水三源中的中源)地区。
闰月初一,司马师驻军于 桥(今河南周口市西)。
毌丘俭的部将史招、李续相继来投降。
王基又对司马师说:“兵贵神速,不能拖延。如今外部有强大的敌人,内部有叛乱的臣子,如果不及时作出决断,事态的发展是难以预测的。议论的人都说将军持重稳健。你持重稳健是对的,但按兵不动则不对。持重,不是不往前行的意思,而是指前进而不可抵挡。我们坚守营垒,叛军可以依赖其他各地积存的粮食,而我们却要从远方长距离运输军粮,这实在不是好的计谋。”
司马师想等各路大军会齐后再行动,仍然不准进军。
王基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敌人占据城池,对敌人有利,我方得到,则对我方有利,这就是所谓必争之地。这个地方就是南顿。”
随即进军,占据了南顿。
毌丘俭等人从项县出发,也来争夺南顿,发兵走了十余里,听说王基已经抢先到达,捷足先登,于是又撤兵,坚守项县。
吴国接到毌丘俭求援请求,派丞相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率军袭击寿春。
司马师命令各部队加固加高营垒,坚守不出,等待青、徐、兗诸军来集。
将领们都请求进军,攻打项县。
司马师说:“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淮南的将士们本来没有反叛之心,毌丘俭、文钦说服劝诱他们共同反叛,说是无论远近必然群起响应。而他们起事之后,不仅淮北地区不响应,而且史据、李续也都先后投降。内部离心,外部背叛,他们自知必败无疑。困兽犹斗,如果我们想要速战速决,正好符合他们的心意。尽管我们一定会取胜,但伤亡也必然惨重。况且毌丘俭等人诳骗自己的将士,诡计多端,变化无常,我们只要稍微多与他们对峙一些时日,其诈伪之情自然会显露出来,这是不战而胜的战术。”
命诸葛诞率豫州各路军队,从安风津逼近寿春。
征东将军胡遵率青州、徐州的军队,从谯、宋之间出击,断绝毋丘俭的退路。
司马师自己则率兵驻扎汝阳(今河南商水县西南)。
毌丘俭、文钦陷入困境,进不能战,退又恐怕寿春受到袭击,无计可施,不知该怎么办。
淮南将士们的家都在北方,时间一久,不免心情沮丧,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投降者接连不断,只有淮南地区新依附的农民还效忠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