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思政工作已成为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受到学校、教师的高度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因网络形态的虚拟化、传播对象的去身体化、传播平台的多样化、网络热点的转瞬即逝等特点,教师在进行网络思政工作时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深度创新,增强教师的网络思政综合业务能力。
一是要学会借力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发挥外部技术平台的力量。网络的最大特色是互联互通和开放性,教师可以借助外部技术平台,系统提升网络思政作品质量,从而实现个人网络思政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具体来讲,教师要学会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建立自媒体阵地,围绕思政工作主题主线,主动作为、答疑解惑,用心呵护学生成长,从而赢得学生信任与喜爱,有效推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
二是要充分关注技术、学情等多方动态。学生在哪里,网络思政阵地就在哪里,网络思政的手段、策略也应随着信息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而调整。各高校分布在“两微一端”以及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的官方新媒体矩阵,都反映了高校对网络思政新媒体平台的重视与投入。与此同时,增强网络思政能力,还需要重点锤炼能够发挥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网络思政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关注时政热点,聚焦主题主线,贴近学生关切,力求通过贴近青年的语言风格和网言网语,将正能量内容讲到学生心坎里,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三是要学会借助学生、教师、组织等多方力量。每个教师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通过组建团队、合作借力的方式,建立矩阵,协同开展工作,从而更好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师的网络思政综合运用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做好网络思政工作更需要多平台、多媒体联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首先,学会依靠学生力量。学生不仅是思政工作的主要对象,也应成为网络思政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可以通过组建网络思政工作学生团队,走进大学生真正的“朋友圈”,用学生的话讲思政的理,实现教学相长,冲破思政教育与青年学生之间的壁垒,发挥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发挥教师同人的合力。通过组建辅导员工作室、网络名师工作室,参与各种网络思政研讨会等途径,加强志同道合教师之间的合作,保障网络思政的持续性和针对性。自2009年以来,各省、高校都在积极支持建设各类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祝鑫工作室、云南大学朱丹工作室、江西理工大学发哥辅导员工作室等,都已成为网络思政卓有特色的代表。
最后,充分借助组织的力量。要想使网络思政工作更具成效,还应积极争取学校、各级网络思政中心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中心等全国性主题教育平台的支持,通过多参与各种国家级、省级的网络思政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拓展网络思政工作视野。
总的来说,网络思政工作要想出成效、发挥育人实效关键在“做”,需要教师在躬身入局中不断增强网络认识水平与业务能力。
(作者单位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师报》2022年09月07日第3版
作者:姬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