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独流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因其位于大清河、子牙河与南运河的交汇处而得名。历史上的南运河以暴虐著称,曾多次发生洪灾。早在清雍正年间,怡贤亲王胤祥就曾建议以独流镇为起点,向东开挖减河泄洪。
南运河与子牙河交汇口
卫星示意图
此后,经历晚清、民国和日伪三个时期,都曾将开挖减河提上日程或进行了实质性动工,但也都没有成功。直到解放后国内太平,社会建设蒸蒸日上,独流减河最终于1951年贯通。
航拍两座水闸
但这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独流减河将南运河的河道截断,使得南运河六埠以北水域流量大幅减少。因此,将南运河改道成了当务之急。
文保碑和责任公示牌
1951年3月,上改道节制闸和船闸工程开工建设,设计单位是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施工单位是天津市营造厂。两座水闸在同年11月竣工。
这个改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改变河道让南运河改入子牙河。工程起自独流镇正北,至十一堡段南运河,上游改道全长2.115公里。改道后的南运河水通过独流减河河口后,再通过下改道回归故道,入海河干流。
既然有上改道节制闸,也有一座下改道闸,就在上闸以北3公里的西青区水高庄村西南侧,这是子牙河和南运河的交口。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一轮气候周期变化之始,南运河水量相对充沛,也是可以通航的。所以这项工程的建设,除调节南运河水位外,还需要维持大运河的正常航运。因此,除了建设上改道节制闸,同期也修建了一座船闸。
船闸
其中节制闸为开敞型胸墙式。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闸上设计水位6.56米。闸孔共两孔,单孔高3.9米,宽6米,胸墙顶设计高程7.56米,闸底设计高程0.91米,闸门钢结构,闸门型式为直立平板钢闸门。电动启闭设备。
船闸
船闸为单室矩形,宽16米,闸室长80米,闸孔净宽8米,闸门是人字形钢闸门,闸室底板高程-0.44米。
节制闸
由于南运河水量大,上改道节制闸建成后,主要的效益还是行洪。但从1960年代起,为解决天津市严重缺水问题,曾通过南运河自黄河、卫河引水入津,史称“引黄济津”“引岳(卫河中游岳城水库)济津”。这时上改道节制闸也发生过重要作用。
节制闸
现在,这两座建成70余年的老水闸已经被评定为静海区不可移动文物。南运河河道将十一堡村分成东西两部分,而水闸也成了沟通村子的主要通道。
公路桥
时值初夏,两座水闸之间的人工小岛上绿树成荫,很多村民就在树荫下纳凉消暑,一派祥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