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公园
一座带着历史的建筑
这么多年屹立不倒
人们爱着它四季的美景
也爱着它骨子里的深沉
HISTORY
众所周知,南京鼓楼公园是鼓楼的象征,但是你一定不知道“它”的过去,现在就让小编带你走进“晨钟暮鼓”的时间故事。
明建鼓楼
鼓楼位于公园中心高岗之上,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
南京鼓楼,是明代首都之象征。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亲自参与制定国子监的布局,规定“左列鼓楼,右建钟楼”,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高岗上建鼓楼。
你知道吗?
鼓楼建在城中心海拔40米的钟山余脉上,长44米、宽22米、高22米。基座为城阙状,楼分为二重,上为重檐四落水砖木结构,下檐滴水直落基座之外,四面红墙巍峙,分外壮观。
下有三个拱形门洞,东西两侧共有四个侧室,当时御鼓官率百余兵士在此镇守。东西两侧,各有青石阶40级陡峭通殿。殿内原有大鼓两面、小鼓二十四面和滴漏等,是当时报时及迎宾纳纪、接诏、祭天,举行重大仪式之圣地。
原鼓楼殿内有什么?
原殿内有大鼓2面、云板1面、牙杖4根、点钟1只、铜壶滴漏1架、三眼画角24板,用于昼夜报时用,后又为迎王选妃送诏书之用,后均已散失。
TIPs:俗称“上七里下八里”
就是鼓楼到中华门七里路,到挹江门八里路
你想了解更多的鼓楼吗?
你所不知道鼓楼“报时文化”
据史书记载“上命基补新宫于钟山之阳……故筑新城五十余里”,专家认为明城墙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参与设计,刘基正是城建规划的总设计师。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造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城墙,又在高大的城墙圈定的城市中心建造这座高大的鼓楼。
"南斗北斗"聚合形布局
你知道吗?
也就是说,南京明城墙城门设置是由“南斗”和“北斗”天体状拼连起来的。从南京城墙东南角的通济门与仪凤门之间作一划分,南为“南斗六星”,北为“北斗七星”。
“南斗星”的六颗星座分别以的聚宝门、三山门、清凉门、石城门、定淮门、仪凤门六座城门隐喻。
“北斗星”的七颗星座分别以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隐喻。
南京明城墙有内十三,外十八之说
你知道吗?
即内有十三座城门,外有十八座城门。
现存南京明城墙为应天府即京城,城门计有13座,水关两座内城的13座城门沿东南西北顺序为:朝阳门(中山门)、正阳门(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中华门)、三山门(水西门)、石城门(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清凉门(清江门)、怀远门(定淮门)、仪凤门(兴中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和平门)、太平门。
在城的中央建有钟楼和鼓楼。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始建鼓楼,为明代南京城的报时台,建于十三座城门中心地带。
报时台又是什么?
古代里坊制城市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
明代划每夜为五节,晚八(戌)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十时(亥)曰二更;十二时(子)曰三更;二时(丑)曰四更;四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
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古人原是以108代表一年,所以击鼓撞钟要定为一百零八声。
据史料记载,鼓楼用于定更所用之鼓共二十五面,一面主鼓,二十四面群鼓(是依据中国农事二十四节令而设置)。
报时中心
鼓楼地处城中央,为明代南京城门启闭报时中心“老南京”对“暮鼓晨钟”有着许多美妙的传说。
浮想那时的黄昏和黎明,随着鼓楼的击鼓声响,在城中央的鼓楼,将有十三匹快马朝着不同的方向,向十三个城门处飞驰而去,同时对城门控制启闭。
鼓声响遍大街小巷,更增添了古城的风韵。城中居住的百姓也以此钟鼓声,进行起息劳作。
晨钟暮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正是现在忙碌生活的我们所向往的
小编提醒:
一年一度的鼓楼国际时尚文旅季来了,2022南京鼓楼国际时尚文化旅游季在“元时代”的全新品牌上,进行了全面升级。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打造国际鼓楼、时尚鼓楼、文化鼓楼、旅游鼓楼。
关注我们,持续了解最新动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