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小学生要想提高成绩,首要任务就是把课本吃透,无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还是高考,80%以上的考点都来自课本,只要能把课本吃透,无论题型怎么变化,大概率也都能考出不错的成绩。
对于小学课本,大部分学生都不排斥,和数学课本上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相比,语文课本显然要有乐趣的多,通过课本上的课文,学生可以认识到很多历史人物,学到很多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优良品质,可谓好处颇多。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继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翻车后,语文教材也出现了翻车的嫌疑,在二年级课本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毒课文”,家长们直呼难以忍受,而且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个问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小学语文教材也翻车了?二年级课本上出现“毒课文”
今年春季,一直以来德高望重,留给80后和90后深刻印象的人教版教材翻车了,数学教材的问题尤为严重,由吴勇和吕敬人等人为数学教材绘制的插图和封面,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价值观和审美能力的养成,还带来了今天恶劣的社会影响。
人教版教材翻车,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教材的关注,家长和老师不仅关注中小学生学习的课本,教辅书和课外书籍,也成了被检查的重点,结果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了一大跳,在中小学生用到的教辅和课外书上,问题还真不少。
现如今,就连语文课本也出现翻车的嫌疑了,有家长指出,在二年级小学生课本上,课文《刘胡兰》有了较大的改动,虽说情节没怎么变化,但其中一句重要内容“交代一个,给你100银元”却被改编成了“交代一个,给你100块钱”。
这一改动让家长们大呼荒唐,虽然改动的初衷,可能只是为了方便二年级学生更好的理解,但这一句重要内容发生改动后,整个文章的意境和本质都变了,100银元和100块钱完全是不同的概念,100银元相当于三万多块人民币,可100块钱只是100块钱,最起码在小学生眼里是这样的。
当前通货膨胀很厉害,物价也涨得非常严重,100块钱购买力十分有限,不仅对成年人如此,对中小学生而言,100块钱的魅力已经越来越小了。
家长:这样改动,并不利于中小学生教育
对于这项改动,大部分家长是不支持的,因为把100银元改成100块钱后,刘胡兰的人格魅力一下子似乎降低了不少,原本《刘胡兰》这篇经典课文,能很好的起到对小学生的爱国教育,表达刘胡兰的视金钱如粪土,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
但改成100块钱后,不由得就会让小学生产生猜想,刘胡兰没有交代出同志们,会不会只是因为100块钱太少了?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对刘胡兰这个历史人物又缺乏了解,很容易就会有这样的猜想。
一旦这种怀疑产生,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魅力可言呢?虽然能理解这篇课文改动时,初衷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可即使不去改动,只要语文老师稍加解释,二年级小学生们也能很好的读懂,只要一句“100银元相当于今天的三万多元”,就已经把什么都说明了。
在21世纪的优越物质条件下,小学生们都是很聪明的,对新鲜知识的掌握也很迅速,而且在互联网和电视剧中,他们或多或少也听说过银元这个单位,理解起来真的没有那么费劲。
反而是改动以后,增加了很多没必要的麻烦,不但不利于小学生们共情,也很不利于大家向刘胡兰看齐,学习刘胡兰姐姐身上的宝贵精神和品质。
中小学生教育至关重要,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中小学生教育更是基石中的基石,要想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国家拥有更好的前途和未来,就得足够重视中小学生培养和教育,毕竟他们才是未来的接班人。
可近几年来,随着与时俱进的呼吁,很多经典课文都背从中小学生课本上删除,这是很没必要的,毕竟即使要追潮流,要与时俱进,也不代表就要放弃经典,到头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今日话题:
对于经典课文《刘胡兰》的改动,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