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五台山,中国人都是十分熟悉的,它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还名列中华十大名山,对于爱旅游的人来说,这里是国家5A级景区。但是如果问起来五台山位于哪,往往会有很多人仅知道它在山西省,具体到哪个县就回答不上来了。
地图上的五台县与五台山
其实五台山就位于五台县,五台县名字就来自于五台山。在五台山显赫名声的影响下,没人几个人会关心在山周围的五台县。并且五台县城离五台山也比较远,直线距离40多公里,而实际交通距离则有80公里左右。
除了县城和山的距离有些远之外,五台县城在历史上则以“小而坚”著称,有“晋地数千里雉堞之险莫险于此”的说法。
说历史上的五台县城小,据清朝《五台县志》记载:周围三里余二十步。也就是五台县城城墙周长在1510米左右,在县级的城池中属于规模比较小的。
康熙年间的五台县城图
五台县城虽然小,但是地势险要,城池坚固。
先看地势,五台县城建设在一个台地之上:“东面断崖楼堞,南面东半断崖楼堞,面面通垣,北面据崖为垣。”其东、北两面和南面的东半部分都是悬崖,城墙沿着悬崖边而建。就连西面城墙虽然连着平地,但也外有城关拱卫,城门外的城壕上设有吊桥。
再看城坚:
置南北西三门,独阙东门,高九丈,非砖也。砖之自明隆庆四年始,上建南北二楼,外筑郭垣护围。万历二十四年增修大垣,高三丈二尺,厚二丈五尺,垛口六百三十五,皆砖;敌台二十五座,营房二十五座,门三座,悉包以铁叶。万历三十三年,大垣敌楼纯用砖包,下砌石为台数层,俗名卧羊台,上接大垣,自堞至址高丈余,壮丽足为一方保障,屹然有金汤之势,东面无门,南北两门砌石坡,迤逦而上,长约半里,乃至城门。
上个世纪70年代卫星图上的五台县城,可见其城墙轮廓
五台县城有南北西三门,无东门,初为土城。明朝隆庆四年开始外面包砖,万历四年增修城墙,均为砖砌,三座大门外包铁叶,万历三十三年,城墙上的敌楼也均包砖,城墙下的断崖外砌了几层石台,进一步增强了城墙的坚固性。南北两门为半里长的石坡,固若金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上个世纪30年代五台县城南门的照片
清乾隆《五台县志》的《修城碑记》形容:
崚峋耸峙,高百余丈,西障峰龙,下瞰虒水,虽小而固。晋地数千里雉堞之险莫险于此。
清朝顺治六年,曾任明朝大同总兵官的姜瓖,在明末清初时先后投降李自成大顺政权和清朝,后不满清朝崇满歧汉政策,又担心清廷对自己不利,于是自称大将军,归顺了南明永历政权,占据大同起兵反清,在此期间他率领正规军1万余人围攻五台小城,哪怕是“矢落如雨,砲飞若雷,攻城之法百巧俱备”,但“五台之城小而坚,地形斗绝,高不可攻,但能守其西面,余三面不烦守也,守者倚堞而据,一以当千,相抗一年,居民安堵”。
五台县城的东南角,从汽车处向上即为南门斜坡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五台城也没有被攻破,因此古人所谓的“金为城、汤为池,惟台足当之”,五台城足以称得上这个称号了。
那么为何历史上对这个壮举没有大书特书,不被大多数人所知呢?是因为五台城人口较少,仅凭地利坚守,其经验无法被其他地方所参考借鉴,并且五台地处偏僻,算不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史书上也就对此着墨较少了。
不过,就是这样一座坚城,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就被拆毁。
今天的五台县城卫星图,红线所示即为五台县城墙范围
城墙本来是为了防御而建,清朝的姜瓖一年未能攻下来五台城,其防守能力可见一斑。但是随着现代火器的发展,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敌我武器装备有着巨大差距,反而使城墙的作用出现了“利敌却不利于我”的问题,即我方在利用城墙防守时,日军凭借飞机、大炮等火力优势,能够城内的我军损失极大,但是当我军撤退之后,城池落入日军之手,日军又能凭借城池进行防守,我方无充足的火力将城池反攻下来。
因此,有着丰富的游击战经验的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10月到达五台一带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时,就果断采取放弃城墙进行坚守、开展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方式进行斗争,还组织群众将城墙进行了拆除,这一举措还在1939年被以《空室清野 北线游击战争中宝贵经验与教训》为题在《申报》发表,从而被南方各战区所借鉴。
民国时期河南的一段城墙,已经有拆除的痕迹
其实到了民国时期,还在全国范围内大兴过一次“拆城运动”,除了城墙在现代火器之下失去最初的防御功效之外,城墙还存在隔绝交通、阻碍城市发展、被视为封建落后的象征等被世人认为必须要拆除的原因。因此,无论是有没有经历战争,城墙经过多年的现代城市发展,也是最终逃不掉被拆除的命运的。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