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白马雪山,群山连绵,树林茂密,远远望见白雪皑皑的主峰,犹如一匹白色的骏马。复杂的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小熊猫、滇金丝猴、云豹、马麝等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居家园。
前段时间,白马雪山一处茂盛的树林里,出现了2只羊角鸡。它们用嘴巴在地面啄食着昆虫,以及掉落在地上的植物种子,不时叫唤两声。其中一只鸣叫着,另一只必定鸣叫应和。
羊角鸡的学名叫四川雉鹑,因为喉咙处点缀着一抹黄色,又被称为黄喉雉鹑。当地人更喜欢称呼它为羊角鸡,亲近贴切,叫着顺口。羊角是当地对杜鹃植物的叫法,而羊角鸡就是指生活在杜鹃灌丛中的四川雉鹑。
羊角鸡生活在海拔3500-4500米的针叶林、高山杜鹃灌丛,既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又能借助灌丛树林躲避天敌。西藏、四川、云南、青海都有羊角鸡分布,白马雪山保护区内的数量相对较少,难得遇见它们成双成对出现。
01与黄喉貂一样,喉咙处一抹黄色,羽毛颜色单调却也斑斓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四川雉鹑,也就是羊角鸡是中国特产鸟类,属于鸡形目、雉科的鸟类,并没有亚种。曾经有人认为四川雉鹑与雉鹑是同一个物种,其实两者是独立的物种,并不是亚种分化的关系。
你好奇羊角鸡长什么样吗?它们没有多姿多彩的羽毛,灰褐色的羽毛遍布全身,头顶和枕部有黑褐色的中央纹,激动时会竖起来;腹部中央为棕白色,有时杂有栗色;翅膀上有白色或淡棕色的斑点。
羊角鸡与黄喉貂一样,喉咙处的一抹黄色,这是它最明显的特征。再看它的尾巴,18枚尾羽成楔状,有白色和黑褐色虫蠹状端斑,所以有的地方叫它们白尾子鸡。
羽毛的颜色虽然单调,但也有斑斓的效果,仔细看还挺耐看的。其实,羽毛的颜色单调,是羊角鸡的保护色。它们在森林里活动,与树干、落叶的颜色相近,起到很好的伪装自保作用。
02每天准时“大合唱”,还会预测天气,雨雪天气前不停地叫唤
羊角鸡体态轻盈,行动灵敏,擅长奔跑,在林子里大步奔走,速度很快,但是却不擅长飞翔,顶多就是扑扇着翅膀飞个十几米远。
晚上栖息在低处的树枝上,白天在地面上活动、觅食,非繁殖期时总是单独或成对出行。植被茂盛的山区里,有很多羊角鸡喜欢吃的,多种植物的根茎、嫩芽、果实、种子,随处都有,另外也会吃点昆虫,换换口味。
因为总是待在茂密的森林里,人们难以见到其身影,但是却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每天天一亮,羊角鸡们就会准时开始“大合唱”,不是乱叫,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地“唱歌”,互相应和着同类。
最先由一两只羊角鸡大声叫着,紧接着山林里就传出一群羊角鸡的叫唤声,响亮而有穿透力,在山谷中传出很远。一阵紧接一阵的叫唤声,就是独属于羊角鸡的“大合唱”。
有趣的是,过去电子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当地人竟然是通过羊角鸡的鸣叫声来预测天气的。人们摸清了羊角鸡鸣叫的规律,除了每天清晨都要“大合唱”外,在大雾天或雨雪天气来临前,它们叫唤得尤其频繁。
当地老一辈的人有这样的说法:“羊角鸡叫,不阴则雨。”以前的人都是根据自然反映出来现象来预测天气,当羊角鸡不停叫唤时,很可能会转变为阴雨天,或者下雪。
03遇到猛兽猛禽就发出叫声警告,让雌鸟与雏鸟先逃跑
对当地人来说,羊角鸡打鸣,代表着新的一天到来;羊角鸡不停叫唤,说明天气有变。但对于羊角鸡来说,叫声是它们与同伴交流的重要工具。
它们通过叫声传递着信息,当遇到天敌时,也是用叫声互相警告,告诉同伴有敌人来了,快逃命。雌鸟、雏鸟是被保护的对象,每当有危险,雄鸟会让雌鸟先逃跑,而育雏期间的雌鸟,则会让雏鸟们先逃跑。
与它们生活在同一生境中的云豹、猞猁、石貂等食肉猛兽,都是羊角鸡的天敌,会将它们当成一顿美餐;还有金雕、红隼等猛禽,也会毫不留情对羊角鸡下手。
曾有研究人员观测到一只母羊角鸡带领着5只雏鸟出来觅食,很不走运,遇到了金雕。金雕正要从树冠上俯冲下来,母羊角鸡已经觉察到危险了,惊慌地大声鸣叫,让宝宝们赶紧跑赶紧躲起来。
让宝宝们先逃跑,母羊角鸡自己也向另一个方向逃跑,钻进灌丛中。等危险解除后,折返回到原地,叫唤着宝宝们。雏鸟们陆陆续续出来,但却少了一只。
羊角鸡面对天敌,只能通过逃跑、藏匿的方式来保命。分开逃跑,也是为了保全家族。
结语
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羊角鸡种群间并不能形成连续的分布,但影响到羊角鸡生存的是人类的干扰,捕猎、拾鸟蛋等行为直接影响到羊角鸡的生存。此外,自然界的天敌猛禽、食肉猛兽的捕食,也影响到羊角鸡的种群发展。值得高兴的是,如今四川雉鹑的野外数量相对较多,在西藏的最高密度达到每公顷4只以上。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央视新闻、中国鸟类志、西南山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