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觅渡君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吴中名医
吴有性是谁?《瘟疫论》又是什么?
原本可能只有一部分医学生和看过《大明劫》的朋友才知道,但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更多人听说了这个名字和这本书。其实早在2003年的“非典”过后,就已经有不少学者尝试着以这个数百年前的吴门医者及其著作为切入点来研究温病的治疗了。
在介绍吴有性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吴门医派。
吴门和“吴中”、“吴郡”一样都是苏州的古称。苏州状元多,御医也多。在见诸记载的1400多位名医里,曾任职医官、御医的就有一百多个,他们所编撰的医学著作也多达600余部。元代的《十药神书》和明代的《神农本草经疏》都是吴门医派的知名著作。据明朝杨循吉《苏谈》所言,吴门医派的形成始于来吴行医的戴思恭。戴思恭师从一代医宗朱丹溪,不仅得其真传还善于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诸家所长,颇有大医风范。他的到来使吴医渐渐有了些许名气。当地有个叫王仲光的儒生慕名前去拜访求教,回去后苦读三年《素问》,又埋头钻研朱丹溪的医案,终于也成了吴中一代名医。在他的推动下,吴医的队伍愈发壮大,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的医派。[1]
元代的《十药神书》和明代的《神农本草经疏》都是吴门医派的知名著作
吴门医派医家众多,大致又能分为杂病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和外科学派。不过要论起对中医学的贡献来,当然还是数温病学派最为突出,而吴有性就是这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实关于吴有性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我们仅能从史志中得知,他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享年七十一岁。吴有性字又可,是姑苏洞庭山(今江苏吴县东山镇)人,曾担任过族长,并在崇祯十七年(1644)以此身份为净志庵立过一块碑,如今这块碑仍旧砌在东山鹅潭庙的一面墙里。
(明)吴有性《净志庵碑记》局部
吴有性曾取《列子·汤问》“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的“淡淡(yàn)”二字作为自己的书斋名,意为隐隐约约,这和他《瘟疫论》的学术思想基本一致。说起《瘟疫论》,据《清史稿》记载,在吴有性以前,从未有过专门研究瘟疫的著作,直到这本书问世,后人才有瘟疫这一说。
那他又是如何想到要写这么一本书的呢?私以为原因有二:
一是明朝瘟疫多发,这是吴有性写成此书的客观动因。在明朝统治的276年里,几乎平均每四年就会发生一次疫灾,有些地方更是连年如此。根据《明史》中的记载,明朝的瘟疫不仅发生频率高,并且致死率也很高: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江西建昌、抚州,福建建宁、邵武因疫致死七万八干四百多人;
永乐八年,登州宁海等州县从正月至六月,因疫致死六千多人;
正统九年,绍兴、宁波、台州瘟疫大流行,因疫致死三万多人;
景泰七年,桂林因因疫致死二万多人……
到了崇祯十四年,一个被称作是“明朝兴亡转折点”的年岁。头一年的旱灾和蝗灾还未结束,以张献忠、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愈演愈烈,明朝与后金的辽东之战也以失败告终,偏偏这时候又来了一场大规模的鼠疫。
《大明劫》截图
江浙一带气候溽暑,本就极易滋生热病,遇上那场疫情后,尽管“市药设局,延医诊视”[2] ,结果却仍然是“疗者什三,死者什七。”[2] 到最后,疫区里只剩下一些无力逃离的老弱病残,半数屋舍都躺满了尸体。说当时“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2] 可是一点都不夸张。
《大明劫》截图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安排了救治,为什么死亡率还是很高呢?原来,当时的医学界坚持“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3] 说白了就是不知变通,面对病因不同的瘟疫还是只拿出张仲景的那一套《伤寒论》来应对。有当作伤寒来治结果却贻误了病情拖延致死的,也有一通猛药下去患者禁受不住而亡的,有因症状不是很严重用药过轻导致“迁延”而死的,总之就是治法不得其要。
患者病急乱投医,医者却又束手无策,这让吴有性很是着急。为了找到病源,别人都从疫区往外逃,他却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毅然前往疫区。这种悲天悯人的医者本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他能写出《瘟疫论》的主观原因。
《大明劫》里由冯远征饰演的吴又可
吴有性发现,单就他自己所接触到的患者而言,他们大多都并未受风着凉,而仅仅只是接触过其他病人而已。于是他又去书本里找答案,结果发现这场瘟疫很有可能并不是伤寒感冒引起的。吴有性知道,自己还需要研究更多的病例才能解开谜团,所以他又协助官府设局诊视。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无数个临床诊疗中摸索到了最有效的药方,随后还结合自己的行医案例把瘟疫的病理和治疗方法加以总结,写成了上下两卷共4万多字的《瘟疫论》。
作为史上第一部瘟疫专著,《瘟疫论》不仅为整个温病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体现出了吴有性不破不立、敢于质疑和革新的精神。《瘟疫论》开篇便推翻旧说,明确指出瘟疫和伤寒根本就不是同一种病:“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3] 这对以往医家认为温病由时气、伏气、瘴气所生及百病皆生于六气的观点来说,实在是很大的突破。
而这“异气”,又被吴有性称为杂气、庚气、病气、疫气。之所以称之为“杂气”,是因为它并不止有一种,而每一种都有其“特适”性。吴有性在临床诊治中与之“交手”数次,终于确认了它传染的特性:“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3] 这也就是说,他认定时疫能通过口鼻、与病人接触而感染致病。可我们要知道,吴有性说这话的时候大约生活在距今四百年前,那时候的医学界还普遍认为“邪从皮毛而入”,[3] 而吴有性所说的,不正是现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吗?如此先进的见解,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穿越过去的。
《大明劫》截图
不过吴有性也表示,尽管不论男女老少一旦接触到此气便会被感染,但最终是否发病则取决于它的量、毒性和感染者自身的抵抗力:“若是其年气来盛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3] 翻译过来就是说如果病毒来势凶猛,遇上身体素质稍差的人,就很容易感染致病。但如果身强体健或者病毒毒性较弱,那么感染后就存在不发病或晚发病的可能,也就是所谓的“无症状感染”。
《大明劫》里由冯远征饰演的吴又可
此外,他还在《瘟疫论》里详细列出了瘟疫的九种传变途径:“或表或里各自为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表而再表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后表者。其间有与伤寒相反十一事又有变证、兼证种种不同。”并给出了识别指南和相应的治疗方法:“著论制方一一辨别”。而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吴有性在书中提到的最常用的药方之一达原饮,竟在数百年后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依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可真不愧是“治温证千古一人”。
《大明劫》截图
吴有性与当时的一批吴中名医创立戾气学说与温病学说之后,《瘟疫论》、《温热论》等温病专著的相继问世确立了温病学派在吴门医派中的学术地位。自此便有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的说法,这也正是“吴中医学甲天下”的由来。
1644年,清军入关后,清廷颁布了“剃发令”,吴有性因抗令不从而被处死。据《洞庭东山志》记载,“吴有性墓在翠峰坞、关帝庙附近,有一土墩,村人俗称馄饨坟。”后有学者前往实地查访,其墓却早已只剩一堆残丘,旁边留有十余方花岗石墓板,也没有碑碣可查。但他不顾个人生死亲临疫区的“最美逆行者”的行为,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永远致敬。
注释:
[1](明)杨循吉《苏谈》中载:“于是仲光之医名吴下,吴下之医由是盛矣。”
[2]《吴江县志》
[3](明)吴有性《瘟疫论》
参考资料:
甄雪燕:《治疫先锋——吴有性》
张孝芳:《吴门医派的渊源及拓展》
金庆雷、金庆江:《吴有性生平等五考》
刘一、刘维政:《吴有性学术思想浅析》
仲富兰:《传染病学研究早期开创者吴有性》
丁树栋:《试论吴有性对传染病理论的贡献》
李永宸、赖文:《吴有性医案是瘟疫理论的具体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