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阳环保)
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和交通要冲,是云南文明之源、古城演变“活化石”、中国木雕之乡、白族文化宝库,素有“白族原乡”“文献名邦”和“白族文化聚宝盆”的美誉。
在这里,突出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集中反映着滇中地区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和见证多民族交流融合,具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有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它就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近日,“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团走进剑川,了解剑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触摸“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感悟以民族团结、生态和谐、民风民俗保护与传承为特色的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传承历史文脉,展现多元魅力
采风团在剑川的第一站,来到位于剑川古城之内的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这里有我国西南地区首家国家方志馆分馆的主题馆、综合馆和数字体验馆。
沿着回顾数千年丝路历史的丝路文化长廊缓步前行,剑川县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董增旭向大家介绍着长廊两侧雕刻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对丝绸之路发展的伟大贡献,尤其是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宏观版图以及剑川古城的悠久历史文化。
古城的两侧,处处体现着剑川曾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滇藏茶马古道“吐蕃道”交通要冲的历史。在一条名为“早街”的街巷名牌下,有一座“资摆弄”的石刻介绍,上面写着“‘资摆弄’,是白语,意为最热闹的集市。因服务于天刚亮就起早赶路的商客与马帮而得名,又称为‘早街’”。
采风团团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亚洲因此产生了无限丰富的联想,在他即兴创作的诗歌《早街是一种象征!》中,这样写道,“早街一热闹,茶叶、药材、瓷器、香料、布匹 还有叮叮作响的银元 统统跟着热闹了”“去蜀都,去西昌,去汉源,去雅安 叮叮当当 一条早街都出发了 饱嗝、油腻、酸辣、酱汁、快活的吆喝 都出发了”……“我希望早街竖起来,做我人生的路标,我要做一匹早晨的马”。
在数字体验馆里,光影技术打造的奇妙空间“时光隧道”“八荒纵横贯古今”沉浸式穹顶空间,以及精妙绝伦的互动光影秀,让大家一下穿越千年时光,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峥嵘岁月和风物神韵。
“震撼!”作家们纷纷感慨。中国海关传媒中心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静被激发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敬畏之心、自豪之情,“方志馆建设得太好、太有必要了”。
近年来,剑川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担当,以“绣花”功夫坚决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目前,剑川古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用好宝贵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坐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交通要冲等优势,近年来,剑川县聚焦“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美丽乡村映入眼帘。
在石龙村喜林苑和沙溪古镇,采风团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石龙村有农户290户,总人口1294人,有白、彝、傈僳三个少数民族,主要产业结构以种养殖业为主。尽管,交通条件相对闭塞,但这也造就了石龙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的民俗文化、白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原生文化,是国家级非遗石宝山歌会节传承基地,拥有省州县非遗传承人32人,是民俗文化示范村。
结合传统夯土和现代建筑手段建设的中高端度假休闲酒店——喜林苑,则让采风团在“真实”和“纯朴”的文化空间中,深度体验了白族文化。几位群众歌手深情演绎着龙头三弦、石龙霸王鞭,还有音色高亢的山歌演唱,让人既体验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美好的生活状态。一名演出人员告诉记者,“唱歌的时候是最快乐的,而且唱歌还带来了这么美好的生活,心里更满足了。”
据了解,为守住石龙一山一水一古村,打造文明美丽宜居石龙,石龙村还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起日处理量为1吨的垃圾处理焚烧站和村级污水处理站,同时实施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打好生态保护治理牌,如今“生态”已成为石龙新标签。
历史文化积淀浓厚、民族风情浓郁古朴、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沙溪,也是剑川县推进“全域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剑川县结合沙溪特色小镇创建和沙溪七个传统村落连片示范等项目,统筹推进大沙溪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乡村振兴落地已初见成效。
傍晚的沙溪,宁静、古朴、干净、美丽……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杨建宇深情地写道,“初秋,没有月亮的夜晚 温度正好,夜色正好 我是一缕若有若无的风 穿行在寺登街的每一个角落 窄窄的街巷,缠绵的灯光 五颜六色的店铺 随遇而安的过客 从古老的石板路上侧身而过 玉津桥下,一条河 一条极尽温柔缠绵的河 静静地泛着几道金波 似乎,想要和我说点什么”……
经过一夜的宁静,古镇在温柔的晨光中静谧醒来,清凉的空气打在脸上,一切都是欣欣然的。遍布沙溪的黄连木,树干笔直地伸向天空,树冠仿佛团结了整个镇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就在眼前。
来源 | 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