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是出了名的波澜壮阔,千百年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古代很多文人都曾为它赋诗撰文,李白有诗云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将钱塘江潮的汹涌澎湃写到了极致;南宋词人赵鼎在他的《望海潮》中如是云
“霜凛剑戈,风声阵马,如闻万鼓
齐挝
”,极写潮水声势之浩大;还有清人查慎行的
“隔举越山浑不见,水比山高”,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潮水之壮观……
而在这些诗词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北宋词人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震铄古今,入选《宋词三百首》。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酒泉子”这个词牌名来源于唐教坊曲名,司空图、温庭筠、韦庄等人都曾写过。
潘阆的《酒泉子》有10首,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杭州地区的山光水色,包括西湖、孤山、吴山等等,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这首《长忆观潮》。
潘阆此人也许我们都不太熟,他是北宋初年的著名文人,号“逍遥子”。
他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传闻他早年在汴京开药铺,后来在宦官王继恩的推荐下,得到了宋太宗的召见,赐他进士及第。
宋太宗驾崩后,他卷入了皇位继承之争,败露后,他伪装成僧人一路逃亡,到了杭州,以卖药为生。
咸平初年,他被捕入狱,幸而真宗宽宏大量,饶恕了他的罪过,还任命他为滁州参军。
晚年的时候,他辞去官职,寄情山水,最后终老于江苏泗上。
他流传下来的诗歌倒是不少,但是词作却只有《酒泉子》10首。
传闻苏轼家屏风上所题的词作,就是他的《酒泉子》。
现在再来看看这首词。
词的上半阕侧重描写钱塘江大潮奇观和观潮之盛况。
开头
“长忆观潮”四字,总领全文,词人所有的情感和行文都由此展开。
“长忆”二字有道出了词人对“观潮”印象之深刻,情感之热烈,就像白居易《忆江南》中的
“江南好”,虽是短短几字,却凝聚了词人最浓烈的情感。
而接下来的几句都是词人“长忆”的内容。
“满郭人争江上望”,几乎满城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涌到江边,观看那涨潮胜景。
词人用短短7字便营造了一种万人空巷的场面,既渲染了气氛,又引人入胜。
他们争相眺望,看到了什么呢?
只见漫天的海水汹涌而来,好像整个浩瀚的大海都被倒空了;那奔腾澎湃的声音,宛如千万面的金鼓同时而发,震天动地。
寥寥12字,便描绘了一幅声色俱全,波澜壮阔的钱塘涌潮图,这让我想起了南宋文学家周密的《观潮》,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同样描绘了钱塘潮这一壮丽奇观,但是潘阆这里显然更为精简凝练,足见其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接着的下半阕描写的又是另一幅惊心动魄的场面。
过片两句描写的是弄潮的情景:一群泅水健儿们站在汹涌澎湃的浪头,手上挥舞着红旗;水势那般汹涌,可是他们手中的旗子却丝毫没有被水打湿。
如果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迹,那么在浪头搏击的弄潮儿也创造了奇迹。
他们挑战极限,搏击风浪,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一种“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
结尾两句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足见波澜壮阔的钱塘江潮、英勇无畏的弄潮儿给词人留下的印象有多深刻了。
全词大开大合,既描写了壮观的自然之景,也反映了“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后世同类题材几乎没有一首能出其右,堪称千古绝唱,入选《宋词三百首》。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